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
《雪》全文
唐 / 李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

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

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

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

(0)
注释
瑞雪:吉祥的雪。
惊:使...惊讶。
千里:广阔的地域。
同云:厚重的乌云。
暗:遮蔽。
九霄:天空的最高处。
地疑:地面仿佛。
明月夜:明亮如月夜。
山似:山峦像。
白云朝:早晨的白云。
朝:朝拜。
逐舞:随着舞蹈。
花光:花一般的光影。
临歌:伴随着歌声。
扇影:扇子的影子。
大周:古代中国的一个朝代。
天阙路:皇家道路。
今日:今天。
海神:海洋的神祇。
翻译
瑞雪覆盖千里,乌云笼罩高空。
大地如明月夜晚般明亮,山峦如同清晨的白云。
舞蹈的光影随花摇曳,歌声中扇子的影子飘荡。
在大周的皇城大道上,今日举行海神的朝拜仪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景图画面。开篇“瑞雪惊千里,同云暗九霄”两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雪花纷飞的壮丽场面,"瑞雪"指的是吉祥的雪,"惊千里"则形象地表达了雪花覆盖广阔地域的壮观,而“同云暗九霄”则描绘出天空被厚重的云和雪所笼罩,仿佛连通了人间与仙界。

接着,“地疑明月夜,山似白云朝”两句,则从静谧的角度捕捉了雪后的宁静景致。"地疑明月夜"中,“疑”字用得妙,表达了一种朦胧、不确定的感觉,仿佛白昼中的大地也能拥有月夜般的清辉。而“山似白云朝”则将雪后的山峰比喻为洁白如云,让人联想到天然无暇的美好。

第三句“逐舞花光动,临歌扇影飘”中,“逐舞花光动”描绘了雪花随风起舞的生动场景,而“临歌扇影飘”则展现了一种优雅的生活情趣,仿佛诗人正在享受着这一刻的美妙。

最后两句“大周天阙路,今日海神朝”,“大周天阙路”指的是通往皇宫的大道,而“今日海神朝”则可能是在描绘一场重要的仪式或祭祀活动,这里的“海神”可能是指某种宗教信仰中的神灵。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艺术造诣,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亲近自然的心境。

作者介绍
李峤

李峤
朝代:唐   字:巨山   籍贯:赵州赞皇(今属河北)   生辰:644~713

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宰相。李峤出身于赵郡李氏东祖房,早年以进士及第,历任安定尉、长安尉、监察御史、给事中、润州司马、凤阁舍人、麟台少监等职。他在武后、中宗年间,三次被拜为宰相,官至中书令,阶至特进,爵至赵国公。睿宗时贬任怀州刺史,以年老致仕,玄宗时再贬滁州别驾。开元二年(714年)病逝于庐州别驾任上,终年七十岁。
猜你喜欢

赠内

几年不到鹿门山,妻子相看亦强颜。

桂树有枝曾独折,女萝无蔓不同攀。

仙人楼上骑黄鹤,野客笼中放白鹇。

莫恨五湖波浪阔,鬓毛归去未全斑。

(0)

上京杂咏十首·其四

旧岁寒冬恶,霏霏土雨迷。

门荒悬马革,草净绝牛蹄。

列帐烟光惨,空营月色低。

县官捐粟帛,岁晚得扶携。

(0)

和黄景杜雪中即事·其二

雪寒凄切透书帷,极目南云入望低。

欲报平安无过雁,忽惊残梦有鸣鸡。

(0)

和子俊感秋五首·其五

白露泫然坠,草木日以凋。

閒居无尘杂,日薄风翛翛。

登高写我心,葵扇欲罢摇。

感时俯逝水,回睇仰层霄。

松乔在何许,高蹈不可招。

愿言从之游,怀古一何遥。

(0)

秋江远兴

移舟买酒近菰蒲,北望扬州有若无。

雁字欲书兴废字,长天无语接平芜。

(0)

题雪洲图

向来洲上雪漫漫,僵倒诗人一屋寒。

洲上雪消人亦徙,画图犹作雪中看。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