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吹淑气,一夜动江关。
芳草共愁长,流莺唤梦还。
美人在天末,相望隔春山。
日暮长堤上,垂杨徒自扳。
东风吹淑气,一夜动江关。
芳草共愁长,流莺唤梦还。
美人在天末,相望隔春山。
日暮长堤上,垂杨徒自扳。
这首诗《怀罗季作》由明代诗人李云龙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句“东风吹淑气,一夜动江关”,以春风拂面、万物复苏的景象开篇,暗示着季节更替与生机勃发,同时也预示着情感的萌动与变化。春风不仅唤醒了大地,也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
“芳草共愁长,流莺唤梦还”两句,运用了象征手法,芳草的生长与流莺的啼鸣,既是自然界的生动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芳草的“愁长”与流莺的“唤梦”,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也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和抒发。芳草的生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痛苦,而流莺的啼鸣则唤起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仿佛在梦中与友人重逢。
“美人在天末,相望隔春山”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思念的对象具象化为“美人”,并置于遥远的天边,与诗人之间隔着重重春山,形象地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和相思之苦。这里的“美人”不仅指具体的某个人,也可以理解为理想、希望或美好的事物,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日暮长堤上,垂杨徒自扳”以日暮时分的长堤和垂杨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垂杨的徒劳攀附,象征着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无法触及的无奈与哀愁。日暮的场景,既是对一天结束的描述,也是对时光流逝、相聚无期的感慨,强化了诗中的离愁别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
难行路,路行难。
荆榛荒秽已盈径,豺虎咆哮今满山。
问君胡为乎,朝看壁,暮寻关,栖栖道路足蹒跚。
风尘一堕自纷扰,日月已逝难追攀。
仪秦既悔日传食,韩彭亦悔常登坛。
何如眼前一杯酒,使我日日开心颜。
劝君回头早裹足,吁嗟乎,难行路,路行难。
景光洵可爱,富贵非所求。
志士实荣名,哲人慕前脩。
念彼麻中蓬,断金在良俦。
所以绛灌朝,徒令贾生羞。
伫立望东国,空谷维白驹。
形影不得亲,何以投漆胶。
既无凌风翮,道路阻且悠。
临川结遐想,永叹增劳忧。
迢迢参商乖,忡忡窹寐逑。
所托声与音,万里效绸缪。
神交自昔然,何必抚尘游。
君卧东山岑,余归南海头。
一矢期代兴,努力共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