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融酒困。一寸横波千里恨。著处芳菲。
蝶与莺情醉自迷。敧云妥翠。冷落金屏山十二。
低抱琵琶。月向黄昏日又斜。
春融酒困。一寸横波千里恨。著处芳菲。
蝶与莺情醉自迷。敧云妥翠。冷落金屏山十二。
低抱琵琶。月向黄昏日又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宴饮、情感流露的场景。"春融酒困"表明在温暖的春天,主人公沉浸于美酒之中,不禁陷入了某种情感的困扰。"一寸横波千里恨"则透露出这份情感是由对远方所思而生的愁绪,每一丝波纹都能激起千里的思念。
然而,尽管心中充满了忧伤,但眼前的景致却是那么的迷人。"著处芳菲"说明主人公所在之地花开得正艳,而"蝶与莺情醉自迷"则显示出一种生灵间的情感交流,仿佛连蝴蝶和黄鹂都沉浸于这份美好之中,忘却了世间的烦恼。
诗人通过"敧云妥翠"来描绘一幅高贵典雅的画面,而"冷落金屏山十二"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冷漠和无情。最后的"低抱琵琶。月向黄昏日又斜"则表达了主人公在黄昏时分,怀抱琵琶,心中充满了对逝去美好的回忆和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情感深度的挖掘,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世界。它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一次内心世界的探索。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