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数丈夫,有仕有不仕。
静躁固异姿,出处尽忘己。
此志不获同,而我独多耻。
先师有遗训,处仁在择里。
怀此颇有年,兹行始堪纪。
四海皆兄弟,可止便须止。
酣歌尽百载,古道端足恃。
结交数丈夫,有仕有不仕。
静躁固异姿,出处尽忘己。
此志不获同,而我独多耻。
先师有遗训,处仁在择里。
怀此颇有年,兹行始堪纪。
四海皆兄弟,可止便须止。
酣歌尽百载,古道端足恃。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戴良所作的《和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十)》。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友情与人生选择的理解。他结交的朋友中有出仕之人,也有隐居不仕者,他认为人们性格动静各异,无论入世或隐退都应忘却自我。诗人感叹自己的志向未能得到共鸣,对此感到羞耻。他遵循先师的教诲,认为选择生活环境时应注重仁德,这种理念他已怀揣多年,现在出行践行这一原则。诗人强调四海之内皆兄弟,认为当找到适宜的停留之处,就应该停止漂泊。最后,他表示将尽情欢歌,坚守古道,依靠仁义作为人生的准则。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深沉思考和个人价值观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