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
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
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鸿飞遵枉渚,鹿鸣思故群。
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
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
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
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
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不舍。首句“鸿飞遵枉渚”以大雁的飞行比喻友人远去,次句“鹿鸣思故群”则借鹿鸣声表达思念旧日同游之情。第三、四句“物情尚劳爱,况乃予别君。别时花始发,别后兰再薰”表明自然界的生物都还在不舍地保持着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情感,更何况是人与人的离别,在分别之际,花开蘭盛,令人更加思念。
接下来的两句“瑶觞滋白露,宝瑟凝凉氛”通过对琉璃酒杯中清凉露水和精美瑟琴上凝结的凉气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心中的冷清与寂寞。最后四句“裴徊北林月,怅望南山云。云月渺千里,音徽不可闻”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仰望北方森林中的明月时,对远方朋友的深深怀念,但因为距离遥远,连月光与琴声都无法传递,这种思念之情更显得无边无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借助象征性的物象,抒发了诗人深沉的离别之情和对友人的怀念之意。
满目韶光明丽,东风拂拂,花影悠悠。
帘卷重楼十二,禁火初收。
草青青、游人金勒,春寂寂、深院银钩。暗香浮。
谁家陌上,几处津头。凝眸。
天涯信断,王孙何处,闺梦多愁。
双燕无凭,日长凭遍小红楼。
对莺花、满怀幽怨,临宝镜、几许情柔。
空消受,月寒锦帐,香冷衣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