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表兄淀山大参以自在居士墨竹俾予题诗》
《表兄淀山大参以自在居士墨竹俾予题诗》全文
明 / 归有光   形式: 古风

奉常余之外高祖,儒雅风流绝近古。

少年侍直承明庐,重瞳屡回加慰拊。

玉堂无事只写竹,影落谦缃生风雨。

翠叶苍筠满人间,凌海越嶂争购取。

吾家宝藏三大轴,其一今在尚书府。

二幅翻飞入岛夷,神物化去不可睹。

吾兄安得此尺素,千缗不吝雠海贾。

盛夏张之紫薇省,凉气歘忽周堂庑。

划然北壁开户牖,雨势欲滴风披舞。

此时静坐亦何有,满眼不复见尘土。

湘妃帝子对之泣,藐姑神人谁与伍?

吾兄好画识画意,余方潦倒困蓬户。

墨竹昔称李夫人,湖州孟端皆堪谱。

高人自有千载名,世上儿子何足数?

作诗题竹非为竹,俯仰自觉吾心苦。

东坡先生岂浪语,知我之兄惟老可。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学家归有光所作,名为《表兄淀山大参以自在居士墨竹俾予题诗》。归有光是明代著名的散文大家,他的文章以朴实、真挚著称,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在这首诗中,归有光首先赞美了表兄淀山大参所赠的墨竹画,称其为“宝藏”,并表达了对这幅画的喜爱之情。接着,他通过描绘墨竹画中的景象,如“满人间”、“凌海越嶂”等,展现了画作的生动与壮观。同时,他也借墨竹画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和对艺术的深刻理解。

诗中还提到了宋代大文豪苏轼的名言“知我者,唯有老矣”,表达了对表兄淀山大参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艺术知音的渴望。整首诗不仅赞美了墨竹画的艺术价值,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艺术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

归有光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思想,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感悟,展现出了一位文人对生活、艺术和友情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归有光

归有光
朝代:明   字:熙甫   籍贯:江苏昆山   生辰:1506~1571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你喜欢

解佩令·湘江停瑟

湘江停瑟。
洛川回雪。
是耶非、相逢飘瞥。
云鬓风裳,照心事、娟娟出月。
翦烟花、带萝同结。
留环盟切。
贻珠情彻。
解携时、玉声愁绝。
罗袜尘生,早波面、春痕欲灭。
送人行、水声凄咽。

(0)

渔家傲·几日北风江海立

几日北风江海立。
千车万马鏖声急。
短棹峭寒欺酒力。
飞雨息。
琼花细细穿窗隙。
我本绿蓑青箬笠。
浮家泛宅烟波逸。
渚鹭沙鸥多旧识。
行未得。
高歌与尔相寻觅。

(0)

青玉案·绿琐窗纱明月透

绿琐窗纱明月透。
正清梦、莺啼柳。
碧井银瓶鸣玉甃。
翔鸾妆样,粲花衫绣。
分付春风手。
喜入秋波娇欲溜。
脉脉青山两眉秀。
玉枕春寒郎知否。
归来留取,御香襟袖。
同饮酴醿酒。

(0)

西江月·拾翠亭前水满

拾翠亭前水满,郎官湖上春回。
仪龙新碾试琼杯。
更见春江有味。
拄杖行穿翠篠,吹花醉绕江梅。
故园心事老相催。
此意陶潜能会。

(0)

如梦令·春水湖塘深处

春水湖塘深处。
竹暗沙洲无路。
闲伴落花来,却信东风归去。
且住。
且住。
细看两山烟雨。

(0)

如梦令·不见玉人清晓

不见玉人清晓。
长啸一声云杪。
碧水满阑塘,竹外一枝风袅。
奇妙。
奇妙。
半夜山空月皎。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