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河不动九微风。数秋期、轮遍纤葱。
花外玉鹅笙,黄昏韵入初鸿。閒愁在、唾碧拈红。
穿针伴,多少微云院落,画烛房栊。
浸三星细转,滴滴露槃浓。机中。
年年锦书恨,凭说与、翠水璇宫。
容易误良宵,梦约几负香茸。笑雕陵、锦羽偏工。
人天事,轻赚罗池倦客,酒醒清钟。
下疏帘忆断,钗盒故情慵。
绛河不动九微风。数秋期、轮遍纤葱。
花外玉鹅笙,黄昏韵入初鸿。閒愁在、唾碧拈红。
穿针伴,多少微云院落,画烛房栊。
浸三星细转,滴滴露槃浓。机中。
年年锦书恨,凭说与、翠水璇宫。
容易误良宵,梦约几负香茸。笑雕陵、锦羽偏工。
人天事,轻赚罗池倦客,酒醒清钟。
下疏帘忆断,钗盒故情慵。
这首词以“高山流水”为题,借用了宋代词人姜夔《踏莎行·燕燕轻盈》的“高阳台”词牌,又采用梦窗(吴文英)的韵脚,展现了作者朱祖谋对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受。词中描绘了七夕之夜的静谧与浪漫,通过“绛河不动九微风”和“花外玉鹅笙”的意象,营造出银河静谧、仙乐悠扬的氛围。
“数秋期、轮遍纤葱”表达了对牛郎织女相会的期待,而“穿针伴,多少微云院落,画烛房栊”则描绘了人间女子月下穿针乞巧的情景,以及庭院中的点点烛光。接下来,“浸三星细转,滴滴露槃浓”进一步渲染了夜色渐深,星辰低垂,露珠晶莹的景象。
词人借“年年锦书恨”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同时感叹时光易逝,良宵难留,“梦约几负香茸”流露出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和未能实现的遗憾。最后,“笑雕陵、锦羽偏工”暗指七夕鹊桥相会的神话,而“人天事,轻赚罗池倦客,酒醒清钟”则寓言人生如梦,世事无常,让人在欢愉之后感到一丝淡淡的哀愁。
整首词情感细腻,语言优美,既有对传统节日的礼赞,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朱祖谋作为清末近现代词人的独特艺术风格。
纳木五十里,颇极登顿苦。
色齐林更深,未入心已阻。
豺狼逐我驰,山鸡向我舞。
谷口咆熊罴,松根窜貂鼠。
云横道不通,雾黑眼若瞽。
幸有凿山人,乃见天一缕。
架木度层冈,歇鞍藉茅土。
才看日色暝,不觉夜已午。
自卫凭野烧,畏惧不敢语。
俄顷雪满衣,一一沾徒旅。
冱寒手足僵,皲瘃从此数。
釜鬲莫为炊,调饥腹空鼓。
冻馁虽切虑,达曙力可努。
但得脱窝稽,鸟道吾所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