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
《秋夜》全文
清 / 崔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垂垂镫焰冷,铃柝促人眠。

雁叫有霜夜,星明无月天。

青门逢壮志,白社换流年。

枕畔抛书后,鸡声梦著鞭。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崔旭的《秋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垂垂镫焰冷”写出了夜深人静时,灯火微弱且逐渐冷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次句“铃柝促人眠”则通过远处传来的更鼓声,暗示了夜晚的来临和催促人们入睡。

接下来,“雁叫有霜夜”描绘了秋夜中大雁的叫声穿透寒霜,增添了季节的凄凉感。“星明无月天”则进一步渲染了明亮星空下没有月亮的空旷,显得天空更为广阔而深远。

“青门逢壮志”转而表达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青门外遇到了激发壮志的事物,可能寓意着对未来的期待或对理想的追求。“白社换流年”则感慨时光流转,暗示岁月如梭,青春易逝。

最后两句“枕畔抛书后,鸡声梦著鞭”以生动的意象收尾,诗人放下书本,被鸡鸣声唤醒,仿佛梦境中自己在鞭策前行,寓意着即使在梦中也不忘追求理想,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志向,展现了清秋时节的韵味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崔旭

崔旭
朝代:清

崔旭(1767-1847),字晓林,号念堂,清代直隶天津府庆云县(今山东省庆云县)人。道光六年(1826),崔旭出任山西省蒲县知县,后兼理大宁县事,政声卓著,深受乡民爱戴。道光十三年(1833),因病引退归里,潜心著述,作品有《念堂诗话》四卷、《念堂诗草》一卷、《津门百咏》、《津门杂记》,选辑《沧州诗抄》、《庆云诗抄》,编纂《庆云县志》、《庆云崔氏族谱》等。崔旭与梅成栋、姚元之皆出自乾嘉著名诗人张问陶(号船山)门下,合称“张门三才子”。
猜你喜欢

任邱道中值雪赠权邑宰曹弋取道曹河间同僚也·其二

俎豆嗟何有,櫜鞬病未能。

府中嘲短簿,门下养聋丞。

问路朝驰传,逢人夕饮冰。

全家今饱满,此禄惧难胜。

(0)

送赵延之亿送伴高丽人归国

九州遗迹皆禹功,高丽之通自元丰。

元丰圣人汤勇智,远交欲断匈奴臂。

越裳九译何自来,轺车不动丽人至。

至今航海输国珍,稽首朝正礼甚驯。

吾皇寤寐率昭考,宠以大国升为宾。

海上凌秋潮信熟,去凭贾客船如屋。

诏书拣选尚书郎,持节送之恩意缛。

东夷北敌世为邻,久苦诛求夷甚贫。

愿归筦钥事天子,厌以形势初无因。

颇闻天骄国方扰,种落攻之天所讨。

附书凭子问三韩,畏头畏尾何时了。

天兵吊伐那可期,幽燕本自吾遗黎。

请将鸭绿酿为酒,来犒王师古北口。

(0)

发颍昌留别韩次律苏叔党

行迈日久远,亲旧日已疏。

眼中惟牙官,从我走道途。

俗状谁使汝,渐赤由近朱。

颍川多名士,古来豪侠区。

历代愧不能,叩门韩与苏。

酌我瓮头春,舞我闺中姝。

清言发谈笑,嘲戏颇不无。

使我面辄阔,自忘官职粗。

斐然欲从之,文字相与娱。

我行未渠央,欲驾复踌躇。

人生如寄耳,聚散安可图。

区区惜别离,此志乃非夫。

临风但相思,有使即寄书。

(0)

杨时可作十诗以寄河间诗之所及非吾僚则吾友也因悉次其韵以和之又以其所以赠我者复赠时可作还字韵·其三

霍侯尘土中,衣破露两肘。

一锥聊自置,四壁初何有。

长安可得官,高门日奔走。

问君求之欤,顾我摇其首。

(0)

句·其五

萧萧白露催黄落,剪剪凉飙瘦碧鲜。

(0)

墨梅·其一

朝见一枝吐,暮吟疏影寒。

亭亭不解语,助我青毫端。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