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梁倅中秋日雨》
《次韵梁倅中秋日雨》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天公不吝常时月,每到中秋苦作难。

?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

萍花风老鲈鱼梦,芦叶雨宜鸥鹭看。

我欲与公天柱去,月明多处倚阑干。

(0)
翻译
天空并不吝啬寻常的月光,但每逢中秋总是显得特别艰难。
今晚我独自饮酒,想起去年梧桐的清冷依旧。
风雨中,萍花凋零,让我想起鲈鱼的梦境;雨打芦叶,适合鸥鹭欣赏。
我想要和你一同去那高耸的天柱(指天柱山),在明亮的月光下倚着栏杆赏景。
注释
中秋:农历八月十五,中国传统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醁:古代的一种甜酒。
梧桐:落叶乔木,象征凄凉或离别。
鲈鱼梦:借指思乡之情,典出《江上渔者》中的‘鲈鱼正美不归去’。
芦叶:芦苇的叶子,常见于水边,有时象征漂泊或寂寥。
天柱:神话中的天柱山,这里可能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之地。
阑干:栏杆,这里指靠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梁公庙中秋日雨》。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天公不吝常时月,每到中秋苦作难。" 这两句表达了对于明月的渴望,但往往在中秋佳节,月亮总是被云雾遮蔽,让人感到难以实现对美景的欣赏。

"?醁又孤今夕醉,梧桐仍是去年寒。" 这里诗人借醉酒来忘却孤独之感,但即便如此,依旧能感觉到梧桐树下那一份去年的凉意,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萍花风老鲈鱼梦,芦叶雨宜鸥鹭看。"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萍花随风摇摆,似乎带着岁月的沧桑,而鲈鱼在水中游弋,也像是诗人心中某种遐想的寄托;而芦叶与雨中的鸥鹭,则是诗人观察自然之美的一种写照。

"我欲与公天柱去,月明多处倚阑干。"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逃离现实,与友人一起到远方去寻找那无遮的明月,倚立在栏杆边,尽情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中秋佳节的期盼,以及对于孤独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述怀寄达邢太仆子愿先生二首·其二

鹊山寒吹老,雁泊溟烟深。

杳杳登临眼,纷纷离合心。

报书扶病写,好句背人吟。

亦有三台酒,秋轩想共斟。

(0)

宁夏破贼歌

东倭西虏共欃枪,宁夏军书报太平。

九庙红云迎饮至,诸公白日快谈兵。

(0)

乙巳二月赴湘长沙湘阴武冈为先高祖金门公旧治遗爱在民至今父老犹能言之时先曾祖秋舫公官京朝常忽忽不乐明发之怀形诸篇什舟夜不寐感怀先德梦中得「长歌明发篇浩叹京国年」十字醒成之

岳岳我先祖,慕亲厌华轩。

清冷玉堂梦,夜夜苍梧烟。

长歌明发篇,浩叹京国年。

耿耿永不寐,四世泽未湮。

浮天屈原水,浩荡孤舟前。

小子来何暮,落日空苍然。

言采泽下兰,还复上修门。

千春白云望,不昧舟夜魂。

(0)

黄叶

石壕村外晚蝉嘶,秋获深愁刮地迟。

莫道贫家无一物,尚馀黄叶罥蛛丝。

(0)

重九日曹纕蘅向仲坚邀至灵光寺登高

白日销沈兵气昏,漫持热泪洒中原。

燕辽一战民应尽,江海横流溺岂援。

玉貌无求犹不去,西山始到欲何言。

残年残世还相对,便乞馀杯酹断魂。

(0)

送沈涛园备兵淮扬四首·其三

尚忆垂髫十五时,一篇大孝论能奇。

谁言后死无穷感,惭负先生远到期。

得志当为天下雨,流年已似手中蓍。

春申浦口春无际,独对繁花有所思。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