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长山静绿梧稠,坐听沿阶活水流。
一室萧然惟四壁,片言得意足千秋。
心将太宇同寥阔,意与閒云共去留。
掩卷匡床高卧处,蝶原是我我原周。
日长山静绿梧稠,坐听沿阶活水流。
一室萧然惟四壁,片言得意足千秋。
心将太宇同寥阔,意与閒云共去留。
掩卷匡床高卧处,蝶原是我我原周。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首句“日长山静绿梧稠”描绘了夏日午后,山间一片寂静,绿梧桐树密密层层,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光影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生机勃勃的氛围。
接着,“坐听沿阶活水流”一句,诗人通过听水声来感受自然界的活力,水的流动不仅带来了清凉,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这一听觉的描写,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凉与宁静。
“一室萧然惟四壁,片言得意足千秋”则转而描述室内的情景,简朴的房间只有四面墙壁,但诗人却能从简陋中找到满足,甚至在片言只语中寻得千年之思。这里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淡泊态度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即使物质条件简单,也能在内心世界中找到丰富的满足感。
“心将太宇同寥阔,意与閒云共去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精神境界的追求。诗人的心胸广阔如宇宙,与悠闲的白云一样自由自在,随风飘荡。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向往,更是对心灵自由的渴望,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
最后,“掩卷匡床高卧处,蝶原是我我原周”以蝴蝶的形象结束全诗,寓意深刻。诗人通过想象自己化身为蝴蝶,在高卧的床上自由飞翔,既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自我肯定。这里的“蝶原是我我原周”,意味着在精神层面上,诗人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现了诗人对宁静、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境界的不懈追求。
两崖临绝涧,微径垂一缕。
中间横巨石,足可容百堵。
凿空非人力,枝撑自太古。
奔泉喷雪下,轰若雷霆怒。
长天惨白日,六月失炎暑。
平生轻波涛,三峡未足数。中流挥羽扇,啸咏狎飞?。
迨兹翻凛然,顿觉毛发竖。
勇怯亦何常,择地自可贾。
因思昆阳捷,千载称光武。
却笑李将军,徒夸射猛虎。
罢父之山洱水源,首尾峡束中渊浑。
刬地横开大理国,挟风酿雪天阴昏。
波光渺渺破古镜,寒涛日齧苍山根。
特留隙地辟城郭,一览已尽百里宽。
四洲三岛在何所,稍见数点青鸦翻。
长路漫漫绕海角,孤烟一抹销人魂。
朝看帆来暮帆去,风如潮信无移痕。
五湖欲往计未果,思与水仙相对论。
屈伸固有命,秋毫非人功。
三世不徙官,执戟老扬雄。
荀爽起布衣,百日至三公。
猿臂终数奇,李蔡本下中。
方壮既悼颜,皓首仍悲冯。
世有巧而踬,亦或拙而通。
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
时命苟不谐,不如安固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