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长南山松,短短北涧杨。
俱承日月照,幸免斤斧伤。
去年与子别,诚言暂还乡。
如何弃我去,天路忽腾骧。
谁谓有双目,识貌不识肠。
岂知心内乖,著我薜萝裳。
寻君向前事,不叹今异翔。
往往空室中,寤寐说圭璋。
十年居此溪,松桂日苍苍。
自从无佳人,山中不辉光。
尽弃所留药,亦焚旧草堂。
还君誓已书,归我学仙方。
既为参与辰,各愿不相望。
始终名利途,慎勿罹咎殃。
长长南山松,短短北涧杨。
俱承日月照,幸免斤斧伤。
去年与子别,诚言暂还乡。
如何弃我去,天路忽腾骧。
谁谓有双目,识貌不识肠。
岂知心内乖,著我薜萝裳。
寻君向前事,不叹今异翔。
往往空室中,寤寐说圭璋。
十年居此溪,松桂日苍苍。
自从无佳人,山中不辉光。
尽弃所留药,亦焚旧草堂。
还君誓已书,归我学仙方。
既为参与辰,各愿不相望。
始终名利途,慎勿罹咎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居住在深山之中的隐者,通过对南山松树和北涧杨柳的描述,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情冷暖的对比。诗中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和失望,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孤独与坚守。
“长长南山松,短短北涧杨”通过对比两种植物的形态,勾勒出自然界的生机与个体差异。随后的“俱承日月照,幸免斤斧伤”则是隐者对于身处自然中的自在与安全感的表达。
接着,诗人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写,“去年与子别,诚言暂还乡”透露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承诺。然而,“如何弃我去,天路忽腾骧”表现出朋友之间信任破裂的情绪。
“谁谓有双目,识貌不识肠”是对人心难测的感慨,而“岂知心内乖,著我薜萝裳”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外不一和情感上的孤立无援。
诗中后半部分,“寻君向前事,不叹今异翔”表达了对往昔时光的追忆以及现实与过去差距的感慨。随后的“往往空室中,寤寐说圭璋”则是隐者在山中独处时的心境写照。
“十年居此溪,松桂日苍苍”勾勒出时间流逝和自然景物的变化,而“自从无佳人,山中不辉光”则表达了缺少知音者的寂寞感。
最后,“尽弃所留药,亦焚旧草堂。还君誓已书,归我学仙方”显示了隐者对往日生活的彻底放弃和对未来精神追求的决心。而“既为参与辰,各愿不相望”则是对过去关系的割舍和新生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多重层次的情感表达和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隐者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以及对于人世间情感与信任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