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翻雨滴气萧然,远砌悲凉那得眠。
病似漏壶安枕上,梦惊故友到床前。
谁家孤鹤偏长唳,何处风声不可怜。
芡实如珠藕如臂,强宽食假亦明年。
桐翻雨滴气萧然,远砌悲凉那得眠。
病似漏壶安枕上,梦惊故友到床前。
谁家孤鹤偏长唳,何处风声不可怜。
芡实如珠藕如臂,强宽食假亦明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纷扰与外界的静谧形成鲜明对比。首句“桐翻雨滴气萧然”以秋夜的雨声和梧桐叶的摇曳,营造出一种清冷寂寥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郁。接下来的“远砌悲凉那得眠”,进一步强调了环境的凄清与诗人难以入眠的状态,似乎在诉说着无尽的思绪与烦恼。
“病似漏壶安枕上”一句,将病痛比作时间流逝的漏壶,形象地表达了病痛带给身体的折磨与时间的无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而“梦惊故友到床前”则在梦境中寻求慰藉,却因梦醒而更加感到孤独,凸显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脆弱与易逝。
“谁家孤鹤偏长唳,何处风声不可怜”两句,通过孤鹤的哀鸣与风声的凄厉,再次强化了环境的荒凉与诗人的孤独感,仿佛在无人问津的世界里,只有自然界的声响陪伴着他的寂寞。
最后,“芡实如珠藕如臂,强宽食假亦明年”描绘了一幅看似宁静的画面,芡实与藕的比喻,既体现了生活的朴素与简单,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与无奈。通过食物的暂时满足,寄托了对未来的希望,但“强宽食假亦明年”的表述,又透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深夜难以入眠时内心的复杂情绪,以及对生活现状的反思与对未来命运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