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段文字描绘了古人生活中的两件重要事务:伐木和婚姻。"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表达了没有适当工具就无法完成工作的道理;"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则说明了古代婚姻中媒人的重要作用。这两句话通过比喻强调了在重要事情上必须依靠正确的方法或人。
接着的"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可能是表达了一种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才会达到目的。最后两句"我觏之子,笾豆有践"中的“我觏”可能指的是诗人自称,而“其子”则可能意味着后代或子孙。“笾豆有践”则是说家中有足够的食物,生活安稳。整体上,这段诗描绘了古人对生活、工作和家庭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大道理,展示了《诗经》中诗歌贴近民众生活和情感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传统礼仪和正确方法的价值观。
老人星畔小星添,绕喙诸毛恐见嫌。
便与枕边谈故事,朝云曾不厌苏髯。
凉风起蘋末,日落林塘幽。
携我登高伴,狂吟弄彩舟。
舟行拂岸竹,棹进冲沙鸥。
爱此一鉴清,堪洗万古愁。
插萸情畅遂,采若心夷犹。
遥山列画幛,密树张翠帱。
露下闻鹤唳,月出见鱼游。
翛然濠濮想,把酒劝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