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伐柯》
《伐柯》全文
秦 / 诗经   形式: 四言诗

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

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我觏之子,笾豆有践。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ānqín / shījīng


fěi

fěiméi

yuǎn
gòuzhībiāndòuyǒujiàn

注释
伐柯:砍取做斧柄的木料。
《说文解字》:柯,斧柄也;伐,击也,从人,持戈。
匪:同“非”。
克:能。
取:通“娶”。
则:原则、方法。
此处指按一定方法才能砍伐到斧子柄。
觏:通“遘”,遇见。
笾豆有践:在古时家庭或社会举办盛大喜庆活动时,用笾豆等器皿,放满食品,整齐地排列于活动场所,叫做笾豆有践。
此处指迎亲礼仪有条不紊。
笾,竹编礼器,盛果脯用。
豆,木制、金属制或陶制的器皿,盛放腌制食物、酱类。
翻译
怎么砍伐斧子柄?没有斧子砍不成。怎么迎娶那妻子?没有媒人娶不成。
砍斧柄啊砍斧柄,这个规则在近前。要想见那姑娘面,摆好食具设酒宴。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段文字描绘了古人生活中的两件重要事务:伐木和婚姻。"伐柯如何,匪斧不克"表达了没有适当工具就无法完成工作的道理;"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则说明了古代婚姻中媒人的重要作用。这两句话通过比喻强调了在重要事情上必须依靠正确的方法或人。

接着的"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可能是表达了一种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才会达到目的。最后两句"我觏之子,笾豆有践"中的“我觏”可能指的是诗人自称,而“其子”则可能意味着后代或子孙。“笾豆有践”则是说家中有足够的食物,生活安稳。整体上,这段诗描绘了古人对生活、工作和家庭的态度,以及他们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反映出大道理,展示了《诗经》中诗歌贴近民众生活和情感的特点,同时也体现了中华文化中重视传统礼仪和正确方法的价值观。

作者介绍
诗经

诗经
朝代:秦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猜你喜欢

瑞轩小集次雅堂韵

懒向花丛秉烛游,旧旗亭地暂淹留。

题襟又得诗家秀,说剑难销酒后愁。

隔巷荒鸡催曙色,打窗落叶报新秋。

客中俱有还乡梦,昨夜星辰乞巧楼。

(0)

暮春偶题七首·其七

后园一树王戎李,结实累累若贯珠。

屈指春风几场醉,等闲看到碧成朱。

(0)

颂臣谢丈留须,余戏赠两绝,有『长须国里如求婿,跨凤乘龙属此髯』之句,后余弟烈堂果赠一姬,喜拙诗竟成佳谶,因次前韵,再赋二章,以博妆台双笑·其一

老人星畔小星添,绕喙诸毛恐见嫌。

便与枕边谈故事,朝云曾不厌苏髯。

(0)

次韵谢家载昭惠紫含笑一本二首·其一

主人情重许移栽,底事风前笑脸开?

应笑分司狂杜牧,一言乞得紫云来。

(0)

哭宇宽孝廉

自古谁无死,悲君在客边。

一灵归故国,万恨掩穷泉。

永罢春明试,空留宝剑篇。

伤心帝京友,犹盼孝廉船。

(0)

重九夜偕庄竹书孝廉及诸侄泛舟莱园小池

凉风起蘋末,日落林塘幽。

携我登高伴,狂吟弄彩舟。

舟行拂岸竹,棹进冲沙鸥。

爱此一鉴清,堪洗万古愁。

插萸情畅遂,采若心夷犹。

遥山列画幛,密树张翠帱。

露下闻鹤唳,月出见鱼游。

翛然濠濮想,把酒劝庄周。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卢仝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