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久馀蓬鬓,归途负薜萝。
儿童皆晋语,舟子自吴歌。
茅屋秋风破,原田荒草多。
所欣安梦寐,依旧硕人薖。
客久馀蓬鬓,归途负薜萝。
儿童皆晋语,舟子自吴歌。
茅屋秋风破,原田荒草多。
所欣安梦寐,依旧硕人薖。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客久馀蓬鬓,归途负薜萝”,诗人以“蓬鬓”形容长期漂泊在外,头发散乱如蓬草,形象地表达了离家日久的疲惫与沧桑感。“归途负薜萝”则暗示了归心似箭,但又因种种原因未能如愿,心中满是无奈与失落。
颔联“儿童皆晋语,舟子自吴歌”,通过儿童的方言和舟子的歌声,展现了旅途中的地域特色,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故乡文化的深深眷恋。晋语和吴歌,分别代表了北方和南方的地方语言,对比鲜明,更增思乡之情。
颈联“茅屋秋风破,原田荒草多”,描绘了一幅萧瑟的乡村景象,茅屋在秋风中摇摇欲坠,原野上的草木显得荒凉而衰败。这一联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凄凉,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所欣安梦寐,依旧硕人薖”,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故乡的深厚情感。尽管归途艰难,但能安然入梦,梦回故乡,已是一种慰藉。其中,“硕人薖”可能是指诗人熟悉的故乡景物或人物,进一步强化了对家乡的思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归途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感慨,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
天秋山气深,日落林景翠。
亦知后骑迫,且复一流憩。
环瞻峰列屏,迥瞩泉下濞。
永怀仙陆子,久挹浮丘袂。
于今知几载,故宇日荒废。
空馀醮坛石,香火谁复继。
更怜韦刺史,五字有真意。
虎竹付归人,悲风起横吹。
沉吟向绝迹,浩荡发幽寄。
来者知为谁,念我傥三喟。
水边今日共传杯,多谢殷勤数子来。
三伏炎蒸那有此,百年怀抱顿能开。
云山合匝还生雾,雪涧崩腾怒吼雷。
却恨苍屏遮远日,凌风直欲跨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