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
《过高比部正甫斋中小酌无肴因共作贫仕诗》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黔娄过原宪,无事苦留宾。

不识今朝贵,还疑旧隐沦。

羹蔬胜肉味,酌醴比醪醇。

丘壑道常在,田园情更亲。

双钩窗下草,数卷架中尘。

金马喧何避,桑枢辙屡新。

饭儿同脱粟,衣仆尚悬鹑。

有室堪容膝,无财可累身。

祇言因宦达,何事以官贫。

欲待抛簪绂,归寻南涧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访问朋友高比部正甫的居所,两人在小酌时谈论了关于贫仕生活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丰富的饮食与简朴的生活,以及对官场与田园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首联“黔娄过原宪,无事苦留宾”,以古代两位著名的贫士黔娄和原宪为引子,表达了朋友之间虽生活清贫却热情款待的情谊。黔娄和原宪都是历史上以安贫乐道著称的人物,这里借他们来象征主人的淡泊名利、不慕富贵的态度。

颔联“不识今朝贵,还疑旧隐沦”,进一步强调了主人的低调和对过去隐居生活的怀念。这里的“贵”不仅指社会地位的显赫,也暗含了对当前官场生活的疏离感。“旧隐沦”则表达了对过去简单、自由生活的向往。

颈联“羹蔬胜肉味,酌醴比醪醇”,通过食物的对比,赞美了简朴生活的美好。在物质匮乏的情况下,主人以简单的蔬菜代替肉类,以清酒代替醇酒,却能从中找到满足和快乐,体现了对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尾联“双钩窗下草,数卷架中尘”,描绘了居所的简陋,窗户下的草长满了,书架上积满了灰尘,但这些并不影响主人内心的宁静和对知识的热爱。

接下来的几联“金马喧何避,桑枢辙屡新”,通过对比官场的喧嚣与自己居所的平静,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疏远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金马指的是官场的繁华,而桑枢则是比喻简朴的生活,两者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饭儿同脱粟,衣仆尚悬鹑”,描述了与仆人的生活状态,虽然物质条件简陋,但与家人共享朴素的食物,体现了家庭的温暖和生活的实际满足。

“有室堪容膝,无财可累身”,表达了对物质需求的节制,认为只要有足够的空间供身体休息,没有多余的财富也不会成为身心的负担。

“祇言因宦达,何事以官贫”,是对官场现象的反思,指出人们往往因为追求官位而变得贫穷,表达了对现实的批判。

“欲待抛簪绂,归寻南涧蘋”,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寻找心灵的宁静和平静的生活环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贫仕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七月九日五噫·其三

在家曾简出,作客不辞劳。

为问孤帆远,何如一枕高。

眉颦知懒画,背痒倩谁搔。

迢递归心客,能无折大刀。

(0)

雪后过兴安城·其一

行役春将半,能逢几日晴。

淖泥胶短毂,残雪照孤城。

拥树云常湿,窥人鸟一鸣。

山光寒映日,晴翠满前旌。

(0)

鄱阳道中苦热·其二

竟日汗成雨,终宵蛟似雷。

汉阴疲抱瓮,河朔忆传杯。

敢谓輶轩使,真惭褦襶来。

层冰不可踏,怅望玉真台。

(0)

读沈司马伯含被言十二章有感用来韵却赠孤愤离怀黯然对深或可观予同社不必万人传也·其十

物情皆是是,之子独非非。

便足超贤劫,何知杜德机。

众人今齮龁,我辈转归依。

独惜名贤去,昂头问少微。

(0)

归兴诗·其十八

落落孤生者,依依国士恩。

衣冠惭洛下,肝胆向平原。

南土机杼竭,西川鼓角喧。

楚些今赋就,不为汨罗魂。

(0)

奉和太史瀔阳赵老师游罗浮诗六章·其四宿黄龙洞

地僻尘应断,山空翠欲浮。

吹霜岚瘴少,溥露树阴稠。

百折羊肠曲,千盘鸟道修。

诗成意萧飒,不是赋悲秋。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冯时行 谢与思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