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灯夕二首·其二》
《灯夕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本子流传自柳荣,著行线綵斗鲜明。

似从傀儡家传出,又说熙河帅教成。

边地烽烟差向里,中州灯火尚承平。

何尝夜夺昆崙隘,真为君王奏凯声。

(0)
翻译
这本书流传自柳荣的手笔,内容丰富色彩鲜明。
似乎是从木偶戏班传来的,又说是熙河帅精心教导的结果。
边疆的战火逐渐逼近内地,中原地区仍然保持着和平。
从未在夜晚争夺昆仑关隘,实则是为君王奏响胜利的乐章。
注释
本子:书籍。
柳荣:作者名。
著行:著作。
线綵:色彩斑斓的内容。
斗鲜明:非常鲜明。
傀儡家:木偶戏班。
熙河帅:指代某位军事领袖。
教成:教导而成。
边地烽烟:边境战火。
差向里:逐渐逼近内地。
中州:中原地区。
承平:和平时期。
夜夺:夜间争夺。
昆崙隘:战略要地。
奏凯声:胜利的号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战争胜利后的景象。开篇"本子流传自柳荣,著行线綵斗鲜明"两句,通过对柳荣的书法赞美,营造出一种威严庄重的氛围。接下来的"似从傀儡家传出, 又说熙河帅教成"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觉,暗示着战争的成功与领导者的英明决策有关。

中间两句"边地烽烟差向里,中州灯火尚承平"描绘出了战事渐息、内地依旧太平的场景。"边地烽烟差向里"意味着战争的硝烟正在远去,而"中州灯火尚承平"则展示了内陆地区仍然保持着和平与安宁。

末尾两句"何尝夜夺昆崙隘,真为君王奏凯声"表达了一种胜利的豪迈。"何尝夜夺昆崙隘"形象地描绘了军队在夜晚突然攻克敌人要塞的英勇气势,而"真为君王奏凯声"则是对这场胜利的最高赞誉,彰显出诗人对君王及其军事才能的颂扬。

整首诗通过对书法、领导力和战争胜利的描绘,展现了一个集权威与英明于一身的理想君主形象,以及其带领下的国家走向稳定与和平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秋臂痛渐愈

一见西风痛臂瘳,乌皮小几写蝇头。

何须更挽千钧弩,不用生封万户侯。

晞发扶桑垂海钓,放情曲蘖任天游。

山阴旧债从今了,宁问□鹅尚在不。

(0)

送石廷坚进士出宰上杭

三礼声华闻九州,上杭作宰迈时流。

铁炉富足民无恙,铜鼓山名岁有秋。

不愧王乔曾赐履,懒看卓茂早封侯。

两京襟佩纷如雨,回首春风忆旧游。

(0)

德星堂歌

灵台仙郎□石流,望望闽天指女牛。

女生中间德星聚,祥光正烛三山陬。

三山徵士高堂上,和气雍雍崇礼让。

苍颜黄发对简编,玉面青衿趋屦杖。

有犹子兮绣豸衣,龙章凤敕天上归。

□□当时太丘长,于今还更盛容辉。

(0)

送僧还邵武

义师弹琴兼写竹,指端触处清风足。

广陵明月十二楼,琼裾仙袂同追游。

潇湘晴云数千里,桂楫兰舟弄烟水。

梵馀定起白昼长,冥心今古何茫茫。

我赋新诗送君去,灵风忽偃窗前树。

(0)

题乌凤寄示张直

凤兮头,凤兮尾,乌凤之名满人耳。

君不见越秀山前真凤雏,九苞五彩天下无。

览辉犹未到皇都,谁将律吕和山呼。

(0)

耕图二十三首·其二十簸扬

朝来风色好,箕宿应维南。

敢惜翻飞力,宁教糠秕参。

干圆输县吏,狼藉戒童男。

得免催租负,方无俯仰惭。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淮南小山 王延彬 严武 蔡幼学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