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蜕龙洞·其一》
《蜕龙洞·其一》全文
宋 / 司马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雷雨何时起蛰龙,苍痕夭矫石岩空。

不绿嗜好寻刘累,定向人閒试叶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雷雨将至,蛰龙即将苏醒的景象,以及洞穴中苍翠欲滴的岩石。诗人以“蜕龙洞”为背景,巧妙地融入了历史典故,通过“刘累”和“叶公”这两个名字,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也隐喻了人事的变迁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雷雨何时起蛰龙”,以问句形式开篇,营造出一种期待与紧张的氛围,仿佛在询问大自然何时会释放出蕴藏的力量,让蛰伏的生灵得以复苏。这里的“蛰龙”象征着潜在的力量或被压抑的事物,预示着即将发生的变化。

次句“苍痕夭矫石岩空”,描绘了一幅岩石上青苔蔓延、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苍痕”指岩石上的青苔,以其生长的姿态展现出自然界的顽强生命力。“夭矫”一词生动地刻画了青苔在岩石间蜿蜒曲折、自由生长的情景,充满了动态美。

后两句“不绿嗜好寻刘累,定向人閒试叶公”,运用了两个历史典故。刘累是传说中的豢龙氏,擅长驯养龙;叶公则是古代传说中对龙极为痴迷的人物。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一方面,刘累对龙的嗜好可能过于单一,忽略了其他事物的价值;另一方面,叶公对龙的追求似乎过于表面化,缺乏深入的理解。诗人借此提醒人们,在面对自然时,不应仅仅满足于表面的欣赏或利用,而应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巧妙引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和谐共生理念的向往。

作者介绍
司马槱

司马槱
朝代:宋   字:才仲   籍贯:陕州夏县

司马槱字才仲,陕州夏县人,元佑中以苏轼荐,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入第五等,赐同进士出身。累迁河中府司理参军,终知杭州,卒于任。事迹见张耒《书司马槱事》(《张右史集》卷四七)。《全宋词》录其词二首。 
猜你喜欢

雨中闻莺

娇騃人家小女儿,半啼半语隔花枝。

黄昏雨密东风急,向此漂零欲泥谁。

(0)

先公之爱马以病寄他厩今死矣

先君所乘马,其色白于银。

磊落龙之种,权奇世共珍。

独嘶如想望,久步见精神。

方目照代夜,拳毛刷渭津。

鬣寒如拥浪,蹄駃不惊尘。

潦倒已伏枥,苍黄仍借人。

俄传弊帷信,无复锦蒙亲。

倚棹思神骏,萧然泪洒巾。

(0)

诗二首·其一

故人久别忽相逢,不及开樽舟已东。

四十五年春梦过,此回一见更匆匆。

(0)

夜虫

庭户閒扃月,草根寒带霜。

时方感摇落,尔更助悲凉。

漏版敲孤馆,灯青背曲房。

向晨转哀急,几断旅人肠。

(0)

寂默通真说因戒而定云是小乘渐法然至则成大其致一也赵少师叔平览之有疑见问以此答

即定非存出入间,照而常寂所居安。

将心起用知逾远,有眼无光见亦难。

向上本来惟一路,初机聊为立三关。

莫于此地分延促,弹指时中海水乾。

(0)

次韵和酬

战退睡魔重酌茗,再披文卷眩生花。

喜逢长夜身虽健,勉和新诗兴未佳。

风细猿声清似梵,月明杉影密如麻。

腊寒灯炷飞蛾灭,何必殷勤护薄纱。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