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云涌浪天边来,翠色迷空拨不开。
逸人怜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客来楼前认林樾,坐久神爽愈飞越。
移时双鹤何处归,遥见前山两点雪。
飞云涌浪天边来,翠色迷空拨不开。
逸人怜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客来楼前认林樾,坐久神爽愈飞越。
移时双鹤何处归,遥见前山两点雪。
这首诗描绘了一副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之境的向往和赞美。开篇“飞云涌浪天边来,翠色迷空拨不开”两句,以雄浑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天际云海、翠绿山峦交织的壮观图景,给人以目不转睛之感。
接着,“逸人怜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两句中,“逸人”指的是那些超脱世俗、胸怀壮志之士,他们对这座高峻的山峰充满了赞赏之情。这里的“崔嵬”形容山势雄伟,既有力量感,又不失雅致,而“峨翚危檐倚翠堆”则是对建筑物的描写,其中“峨翚”一词传递出古老而神秘的感觉,“倚翠堆”则让人联想到了山色与建筑物的完美融合。
诗人的情感在“客来楼前认林樾,坐久神爽愈飞越”两句中得到进一步的展开。这里的“客来”是指游历之人,他们在楼前的林木之间寻找着自己心灵的栖息,“认林樾”则显示了诗人对自然细节的观察和欣赏。“坐久神爽愈飞越”表达了长时间沉浸在这片美景中的心旷神怡,以及内心世界的超然物外。
最后,“移时双鹤何处归,遥见前山两点雪”两句以轻盈的笔触结束。这里的“移时双鹤”描绘了时间流转与自然界中生命活动的和谐共生,而“遥见前山两点雪”则是对远处山峦上雪迹的捕捉,既有视觉上的享受,也透露出诗人对于高洁孤寂之境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高洁独立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
司寒驾天骋轨力,冻合冰蚕不成织。
皮肤皲瘃雪满衣,真人恬漠与道息。
一花挺出万木僵,其友松筠乃能识。
清香远到惟德馨,素质自持无异色。
春工着意嫔众卉,用物精多老苍石。
耄红飞尽蜜房深,佳处暗为蜂翅得。
谁知竹外一枝好,千载垂芳在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