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小却车转辕,山日下烧倾火盆。
山行得水一下马,十步之内即水源。
一泓清泠长觱沸,漫说窥临沁肌骨。
回流汤沸云气蒸,却值寒威万里凝。
严冬濡足殊可念,语以夏凉或不辨。
我来擢手扬清波,波间石色多丹砂。
丹砂故井复何有,愿结芳宇阳之阿。
山势小却车转辕,山日下烧倾火盆。
山行得水一下马,十步之内即水源。
一泓清泠长觱沸,漫说窥临沁肌骨。
回流汤沸云气蒸,却值寒威万里凝。
严冬濡足殊可念,语以夏凉或不辨。
我来擢手扬清波,波间石色多丹砂。
丹砂故井复何有,愿结芳宇阳之阿。
这首清代诗人冯敏昌的《灵泉》描绘了一幅山中奇泉的画面。首句“山势小却车转辕”,形象地写出山路曲折,连车辆行驶都显得艰难。次句“山日下烧倾火盆”运用比喻,形容阳光照射下的泉水犹如火盆中的热浪翻滚。
“山行得水一下马,十步之内即水源”则强调了泉水的便捷与珍贵,仿佛触手可及。接下来,“一泓清泠长觱沸”描绘了泉水清澈且涌动不止,给人以清凉之感。“漫说窥临沁肌骨”进一步渲染了泉水的沁人心脾。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写到“回流汤沸云气蒸,却值寒威万里凝”,暗示泉水虽清,但周围环境寒冷,水汽蒸腾如同寒冬凝结的云雾。诗人感慨“严冬濡足殊可念”,在严寒时节,这样的温泉水尤其值得怀念。
最后两句“波间石色多丹砂,丹砂故井复何有,愿结芳宇阳之阿”表达了诗人对这眼泉水的喜爱和珍视,希望能在泉水边建造居所,享受其带来的夏日清凉。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
烽火望平芜,流亡满路衢。
万山双鬓白,四海一身孤。
闾左兴群盗,宫邻谶五胡。
殿前鸣野雉,屋上起城乌。
北海何时接,东门忽已芜。
鸡声啼越石,鹃泪感尧夫。
岂料新亭泣,俄惊督亢图。
陆沉飞海水,参伐动星墟。
鬼竟谋曹社,人谁入郢都。
全燕三日举,空莒一人无。
此水伤鸣犊,何庭哭勃苏。
风尘方澒洞,阶地尚泥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