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从来不两全,两无忠孝倍堪怜。
自新有路君恩重,犹冀它时不愧天。
忠孝从来不两全,两无忠孝倍堪怜。
自新有路君恩重,犹冀它时不愧天。
这首诗《移居昭州(其三)》由宋代诗人邹浩所作,通过“忠孝从来不两全,两无忠孝倍堪怜”这两句,深刻揭示了忠孝之间的矛盾与困境,表达了诗人对这一传统道德难题的深切同情。接下来的两句“自新有路君恩重,犹冀它时不愧天”,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革新和未来希望的思考,即使在当前面临忠孝两难的选择,也坚信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君主的恩泽,未来能够不愧于天地,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忠孝观念的复杂性,还体现了诗人对于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是真是假,谁相描画。似我似谁,莫入思惟。
地方成矩,天圆自规。
三界更无些法剩,一身还与十方宜。
眉目炯炯,须发苍苍。疏林沾野雪,古涧湛秋光。
锦缝谁分梭路细,针关初透线芒长。
鹤梦未晓,鸟行无章。平买平卖兮,还他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