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
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
欲洗世间筝笛耳,为言干斛不须求。
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
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
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
欲洗世间筝笛耳,为言干斛不须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聆听琴声的宁静与孤寂氛围。"河阴高转月光流,露脚斜飞夜气收"中的"河阴"指的是河边的阴凉之地,这里用来形容夜晚的环境。"月光流"和"露脚斜飞"都是月亮与夜晚露水结合的生动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点寒凉的氛围。
接下来的"焦尾冷含三尺水,悲风弹破一庭秋"则是对琴声的描绘。"焦尾"可能指的是古代琴弦的一端,而"冷含三尺水"则形容琴音清冷、深远,如同能够穿透水面一般。"悲风弹破一庭秋"中,"悲风"代表着琴声中的哀伤之意,而"弹破一庭秋"则是说琴声如同能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寂寞与凄清。
至于"广陵别后多新操,子敬亡来绝旧游",诗人提到在广陵的离别之后,有了许多新的曲调,而"子敬"可能是指古代某位琴师,这里的"亡来"则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往事的不再重现。"绝旧游"则表明过去的欢乐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
最后,"欲洗世间筝笛耳,为言干斛不须求"中,诗人表达了对音乐的追求。他希望用琴声洗涤尘世的耳目,使之清净,而"为言干斛不须求"则是说对于真正懂得音乐的人来说,不需要过多的言语描述和请求,因为他们已经通过琴声感受到了音乐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夜晚月光、露水、琴声以及时间流逝的描写,展现了诗人深夜聆听琴音时的心境和情感世界,是一首充满意境和哲理的作品。
芙蓉幕里,蔷薇亭下,来往每爱幽独。
无端启事铜龙晓,梦想鸳鸯烟雨,棹歌谁绩。
破帽轻衫仍自好,已閒却、溪山书屋。
上巳过、我亦沉吟,日暮倚修竹。
从此堤沿露柳,宫斜烟草,转转离人愁目。
半池鱼浪,一枝斑管,写尽沉香红绿。
念人生得意,几见斜阳挂乔木。
但须记、暮云秋水,开了柴扉,伴邻翁濯足。
飞花两桨,催人去、计程千里将半。
犀浦雪涛,片帆何处,汀迷沙暗。閒鸥梦断。
认杨柳、谁寻深岸。正无边、撩风丝雨,应把春衫换。
孤客真愁绝,望极空江,别离曾惯。
暮云似漆,坐篷窗、一灯零乱。
如此凄凉,甚官閤、猿啼鹤怨。
问归舟、游情几许莫更倦。
朔雁惊飞起。忆前年、酒墟击筑,和歌燕市。
一自卢沟桥头别,满眼斜阳流水。
怅去路、云山无际。
强欲寻君惟有梦,奈梦魂、不度三千里。
君忆我,定相似。虚惭踪迹天涯寄。
但逢迎、五陵裘马,有谁知己。
翻羡一官乘边障,苦爱宾朋文史。
况芦酒郫筒堪醉。
燕颔书生还未老,拚从军、共作封侯计。
带围解,且休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