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鹭鸶》
《鹭鸶》全文
唐 / 裴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秋江清浅时,鱼过亦频窥。

却为分明极,翻成所得迟。

浴偎红日色,栖压碧芦枝。

会共鹓同侣,翱翔应可期。

(0)
注释
秋江:秋季的江水。
清浅:清澈而水位不深。
窥:偷看,暗中观察。
分明极:非常清晰。
浴偎:在阳光下游泳嬉戏。
红日色:红色的阳光。
碧芦枝:翠绿色的芦苇枝。
鹓同侣:比喻高贵的伴侣,如鹓鶵鸟。
翱翔:在空中飞翔。
翻译
在秋季清澈的江面,鱼儿游过也常会偷看。
然而正因为看得太清楚,反而让我收获的时刻变得迟缓。
它们在温暖的阳光下嬉戏,栖息在翠绿的芦苇枝头。
我期待能与这些高贵的鹓鹭成为同伴,一同展翅飞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江边的宁静图景。开篇“秋江清浅时,鱼过亦频窥”表达了秋季水清鱼跃,诗人在此捕捉到自然界生机勃勃的一幕。“却为分明极,翻成所得迟”则是说鱼儿虽然跳跃,但最终还是落入网中,显现出一丝无奈与命运的不可抗力。

接着“浴偎红日色,栖压碧芦枝”生动地描绘了鹭鸶在夕阳下的温暖场景,它们沐浴在红色的晚霞下,身体轻巧地靠在绿色的芦苇上。这种细腻的笔触传递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切感受。

最后,“会共鹓同侣,翱翔应可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与友伴共同飞翔的期待和向往,这里的“鹓”是指鹭鸶一类的鸟,而“同侣”则暗示着诗人对朋友或志同道合者的深情厚谊。

整首诗通过对秋江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生命活力和友情的珍视之情。

作者介绍

裴说
朝代:唐

裴说,桂州(今广西桂林)人。唐哀帝天祐三年(906)丙寅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二十五人。考官:吏部侍郎薛廷珪。裴说生于乱世,早年窘迫于乱离,奔走于道路。诗句"避乱一身多"引起众人共鸣。自幼勤奋攻读。曾任补阙、礼部员外郎,天祐四年(907),天下大乱,裴见升迁无望,即携眷南下,唐朝灭亡,全家于湖南石首一地约住半年,又因战火波及,再向家乡逃难,不久,于旅途中死去。裴说为诗讲究苦吟炼意,追求新奇,又工书法,以行草知名。 
猜你喜欢

江边晚望

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

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

千古周郎馀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

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

(0)

耕织叹二首·其一

春催农工动阡陌,耕犁纷纭牛背血。

种莳已遍复耘耔,久晴渴雨车声发。

往来逻视晓夕忙,香穗垂头秋登场。

一年苦辛今幸熟,壮儿健妇争扫仓。

官输私负索交至,勺合不留但糠秕。

我腹不饱饱他人,终日茅檐愁饿死。

(0)

用厚后弟强甫韵·其九

无住先生独住庵,得朋犹冀自西南。

丹心事国忠无二,白首尊师谊在三。

诗少古风惟近体,学惭实践谩虚谈。

退之未离乎儒者,坐井观天错议聃。

(0)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0)

腊八粥

开锅便喜百蔬香,差糁清盐不费糖。

团坐朝阳同一啜,大家存有热心肠。

(0)

送章德远教官自湘湖归慈湖

我生不想图凌烟,草衣曲肱牛背眠。

早看红日出海底,夜看素月悬中天。

阴阳推荡几昏晓,长啸狂歌不知老。

清泉白石自愉怡,那信人间宦途好。

逍遥偶尔穷外观,之子已在青云端。

广文坐上新弹冠,萧爽不作儒生酸。

三年考绩易官烛,回首西风正黄菊。

白云喜动故山秋,慈湖遥映湘湖绿。

君归莫虑铁研穿,且力古道希圣贤。

我归不用君致言,门前自有梅花田。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