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五归山》
《送张五归山》全文
唐 / 王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zhāngguīshān
táng / wángwéi

sòngjūnjìnchóuchàng

sòngrénguī

tóngxiéshǒu

cháoxiān

dōngshānyǒumáo

xìngwèisǎojīngfēi

dāngxièguān

lìngxīnshìwéi

注释
惆怅:因失意或失望而伤感、懊恼。
携手:指携手一同归隐。
一朝:一时。
拂衣:振衣而去。
谓归隐。
东山:指隐居或游憩之地。
荆扉:柴门。
谢官:辞官。
心事:志向,志趣。
翻译
送君归山我心已惆怅,再送人啊不知又是谁?
一起相处才只几天,忽然你却辞官先归。
东山里还有我住过的茅屋,请替我扫一扫那陋室柴扉。
不久我也该辞官归去,哪能使自己心事乖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张五归山》。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心情,每次送别都充满了惆怅,不知道下一次会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

"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 描述了朋友之间短暂的相处时光和即将到来的分别,"拂衣"象征着离别的瞬间。

"东山有茅屋,幸为埽荆扉。"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的美好,诗人希望能有一个简单自然的居所,而"埽荆扉"则是这种生活状态的象征。

"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背离,以及对内心真实感受的坚持,不愿让自己的心志受到干扰。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王维以其独特的艺术感知,将内心的情感与山水之美融为一体,展现了高超的诗歌造诣。

作者介绍
王维

王维
朝代:唐   字:摩诘   籍贯: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   生辰:721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出身河东王氏,于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王维拜吏部郎中、给事中。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猜你喜欢

东海有蟠桃

东海有蟠桃,结根何岁年?

花开不关春,霜露不系天。

仙种固灵异,未知树所缘。

我欲往问之,代无绝世贤。

适来王母至,遂奉武皇筵。

骄主好自诞,后来信谓然。

愚者谅多惑,智者当不传。

(0)

送谢仲宜归五羊

酒尽沙头意惘然,君今归理曲江船。

曾同忧患难为别,欲取功名莫计年。

世乱人心机似箭,雨馀山路瘴如烟。

诸君倘问余何似?一片丹心可对天。

(0)

立春

宴罢春盘转晓风,乾坤生意浩无穷。

宿云新卷山前雨,元气淋漓万木中。

(0)

八里庄渡淮入黄河水浑不可饮过徐入清河水方澄洁信笔閒记

河流汩汩如泾水,浊浪崩腾疾驰驶。

一石中胶数斗泥,舟客居民皆饮此。

黄河不复行故道,下注清淮通海涘。

十人度索上一洪,寸寸强弓挽难起。

屹然趺坐如僧禅,日与篙师同愠喜。

青山一发认邳州,萧条暮上鱼豚市。

酒边一笑我何为,独冒惊涛行万里。

争如林下混渔樵,俯仰啸歌行复止。

回头寄语北山云,征尘待向风泉洗。

(0)

寄汀州伍明夫贡元

鬓发遥知各已苍,侧身南望正凄凉。

山河遥隔三千里,云树相思二十霜。

目断塞鸿伤契阔,梦随辽鹤吊兴亡。

世间何处无明月,偏向吾庐照屋梁。

(0)

西湖十咏·其六花港观鱼

细雨初收逐队嬉,何人注目俯寒漪。

红妆静立阑干外,吞尽残香渠未知。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吴梅 仇亮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