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舟中与施生话海昌前辈事因及姚炳庵职方本末并询其遗文施生对以里中从无知者因叹桑海豪桀沦埋无限当亟为求之即赋古诗》
《舟中与施生话海昌前辈事因及姚炳庵职方本末并询其遗文施生对以里中从无知者因叹桑海豪桀沦埋无限当亟为求之即赋古诗》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东江建行营,炳庵勷旌纛。

暨其乘槎游,炳庵捍圉牧。

沉䁀不可扶,断丝不可续。

凄凉黄檗山,炳庵弃初服。

故人唐鲁公,六棺浅土暴。

重趼谋一抔,事在琅江录。

试读卜葬诗,可以当野哭。

归来访故妇,已逐野鸳宿。

遂老死空门,碧血瘗深谷。

斯人竟泯泯,后死能无嘁。

世鲜吴立夫,谁发遗民躅。

今君多读书,旧闻且满簏。

试为访遗文,如听渐离筑。

炳庵重泉下,定亦一张目。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全祖望所作,名为《舟中与施生话海昌前辈事因及姚炳庵职方本末并询其遗文施生对以里中从无知者因叹桑海豪桀沦埋无限当亟为求之即赋古诗》。全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姚炳庵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的反思。

诗中首先描述了姚炳庵在东江建立行营,担任重要职务的情景,接着通过“炳庵勷旌纛”、“暨其乘槎游”等诗句,展现了他活跃于政坛的风采。然而,随后的“沉䁀不可扶,断丝不可续”两句,表达了对姚炳庵遭遇不幸的惋惜之情。接下来的“凄凉黄檗山,炳庵弃初服”,描绘了姚炳庵最终选择出家,远离尘嚣的场景,充满了悲凉和无奈。

“故人唐鲁公,六棺浅土暴”一句,提到了姚炳庵与友人的关系,以及他去世后的凄凉景象。“重趼谋一抔,事在琅江录”则表达了诗人想要为姚炳庵寻找一个安息之所的愿望。通过“试读卜葬诗,可以当野哭”一句,诗人希望借助诗歌来表达对姚炳庵的哀思。

接下来的“归来访故妇,已逐野鸳宿”描绘了姚炳庵去世后,他的妻子也离开了人世,只剩下孤零零的坟墓。最后,“遂老死空门,碧血瘗深谷”一句,表达了姚炳庵最终在佛教中找到了归宿,但他的精神却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全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深切同情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拜大父墓

六载今如此,青松到屋梁。

何言声籍籍,直作去堂堂。

事已难追悔,天高只痛伤。

当时巴蜀使,书疏不能忘。

(0)

即事·其一

窗外梧桐树,霜风特地吹。

莫轻初下叶,长别所生枝。

便有青葱见,应无岁月追。

先人移得汝,吾鬓复如丝。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四十九

小伞障羞去复回,蒋山寺里看花开。

摩挲拄杖君随我,遮莫松间喝道来。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三十九

白鹭洲前白鹭飞,人间还阅几斜晖。

春风不与苏郎便,浩荡沧溟一舸归。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三○

旋结穹庐作露亭,疏枝阑入更轻盈。

今年客思撩人甚,欲共梅花笑不成。

(0)

金陵杂兴二百首·其一三九

山南山北冢累累,僧寺多承旧宅基。

兴废相仍真若此,死生常事不须悲。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