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人逢秋每悲思,往往推本骚人言。
安知四时皆足乐,但愿一切长无冤。
山林朝市等昔梦,荣悴开落俱陈根。
不如沉醉了万事,春兰秋菊谁能论。
昔人逢秋每悲思,往往推本骚人言。
安知四时皆足乐,但愿一切长无冤。
山林朝市等昔梦,荣悴开落俱陈根。
不如沉醉了万事,春兰秋菊谁能论。
这首宋朝诗人廖行之的《又次西郊即事韵三首(其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他以古人逢秋常生悲情为引,质疑为何仅将悲秋情绪归咎于骚人的诗句。他认为四季都有其乐趣,不应单一地沉浸在悲苦之中,希望世间万物都能和平共处,没有冤仇。
诗人进一步指出,山林与朝市的生活都曾是自己的梦想,事物的兴衰荣枯皆有其自然规律。他选择沉醉于当下,不执着于比较春兰秋菊的价值,暗示人生不必过于计较短暂的得失,每个季节都有其独特的美,无需过多评说。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超脱物外、淡然处世的人生态度,展现出宋代士大夫对于生活哲学的深沉思考。
吟馀绳榻抛诗卷,独展烟云对穹巘。
波上危亭俯碧澄,吴淞半江不须剪。
辋水浑疑华子冈,画耶真耶两欲忘。
胡为千里江山景,收入咫尺青丝囊。
萧斋倚咏兴不少,洒然心共秋云表。
忆在中盘精舍中,小窗开处峣峰晓。
枫叶初丹槲叶黄,当前触目助悲伤。
䁀湖冉冉寒空静,芦殿凄凄夜月凉。
忆断白云还杳渺,望穷碧落转苍茫。
悲怀长此增沈痛,忍别山陵路阻长。
过隙光阴岁已周,龙舆朝驾痛难留。
缵承任重何由报,顾复恩深未少酬。
雍邸回看宫阙寂,桥山空对几筵愁。
尊亲寰宇倾心久,夹道蒸黎总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