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木荫佳时,山中小年夏。
却似维摩诗,诗以无言写。
点头听经辈,尽是科头者。
灌木荫佳时,山中小年夏。
却似维摩诗,诗以无言写。
点头听经辈,尽是科头者。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夏日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灌木荫佳时,山中小年夏”以“灌木”与“佳时”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美好的氛围,仿佛在说,正是在这片繁茂的灌木丛中,夏日的时光显得格外宜人。接着,“却似维摩诗,诗以无言写”,诗人巧妙地将眼前的景致与古代高僧维摩诘的诗作相联系,暗示了自然之美与精神境界的相通,强调了“无言”的力量,即自然之美的表达无需过多言语,仅凭直观感受便能领略其深邃。
随后,“点头听经辈,尽是科头者”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这里的“点头听经”象征着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平静,而“科头者”则可能是指那些不拘形式、直接面对自然、心灵纯净的人。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暗含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理解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夏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精神境界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审美情趣。
青青道傍柳,郁郁园中葵。
葵长有芳叶,柳生无完枝。
所托势则殊,荣悴固其宜。
寄言乘时者,皦皦难自持。
春雨沛嘉树,动与旬朔逾。
积阴滞群品,流潦溢九衢。
摵摵西北风,冥冥混晨晡。
云解复旋布,出日不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