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村居即事十首·其十》
《村居即事十首·其十》全文
明 / 胡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从人说似浣花溪,小径通村路不迷。

树底绿阴清蔼蔼,池边芳草碧萋萋。

有时门巷来驺从,终日园林听鸟啼。

抱疾归休非吏隐,儿童莫讶任东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生活画卷。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村庄的自然风光与和谐氛围。首句“从人说似浣花溪”,以浣花溪为喻,暗示了此处环境的清幽雅致,如同名胜之地。接着,“小径通村路不迷”点明了道路的清晰易行,让人感受到乡村生活的便利与舒适。

“树底绿阴清蔼蔼,池边芳草碧萋萋”两句,通过“绿阴”与“芳草”的描绘,渲染出一片生机勃勃、清新宜人的景象。绿树成荫,草色青翠,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映照出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有时门巷来驺从,终日园林听鸟啼”则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偶尔有官宦之家的车马经过,但更多的是在园林中聆听鸟鸣,享受大自然的馈赠,这种生活状态既显贵气又不失自然之趣。

最后,“抱疾归休非吏隐,儿童莫讶任东西”表达了诗人虽因疾病而归隐,但并非真正的避世,而是享受着与世无争、自由自在的生活。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样的生活是自由的象征,无需拘束于规矩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田园诗意的作品。

作者介绍
胡俨

胡俨
朝代:明

胡俨(1360-1443年),字若思,南昌人。通览天文、地理、律历、卜算等,尤对天文纬候学有较深造诣。洪武年间考中举人。明成祖朱棣成帝后,以翰林检讨直文渊阁,迁侍讲。永乐二年(1404)累拜国子监祭酒。重修《明太祖实录》、《永乐大典》、《天下图志》,皆充总裁官。洪熙时进太子宾客,仍兼祭酒。后退休回乡。同时擅长书画,著有《颐庵文选》、《胡氏杂说》。正统八年(1443年)去世,终年八十三岁。
猜你喜欢

青衫湿.题浔阳送客图

半帆冷月空江口,枫荻晚烟横。

归鸿无数,乡心几许,如此秋声。

尊前掩面,凄凄切切,细数生平。

琵琶哀怨,青衫憔悴,一样销魂。

(0)

江神子.陈雪兰大姊幽篁团扇图

数丛修竹净娟娟。戛明轩。露珠圆。

满院凉烟、如水浸檀栾。

正是玉人凝伫处,秋影瘦,不胜寒。

六铢衣薄飏轻纨。晚妆残。思无端。

移得一痕、浓翠上眉山。

飘渺仙姝天际想,标格在,绿云间。

(0)

定风波·其一饮蔡耐余圃

莫倚春慵不看花。花边能剩几人家。

前度持觞花腼腆。重见。玉兰丛碧上檐牙。

水阁半欹兵动后,药栏贪看日西斜。

商略诗签兼酒券。闻劝。世途争避路三叉。

(0)

蝶恋花.津沽道中

催上津门舟一舸。杨柳随人,柳外蝉声破。

曲曲风来芦叶和。梦如卅六湾头过。

暝色篷窗吹欲堕。凉月无情,只照销魂我。

愁与影儿相并坐。影儿压得愁无那。

(0)

念奴娇.秋衫

酒痕偷涴,又泪痕淹透,两重愁色。

杏子单纱丝怕损,双手为伊亲叠。

褪却嫣红,湔来惨绿,病了黄花节。

竹阴偷过,忍教筛上明月。

谁料瘦减腰围,未能瞒过,两幅青丝褶。

帘底余香熏未减,却又西风吹彻。

记得当初,小蛮针线,金钮松时窄。

为侬典尽,俊游年少词客。

(0)

清平乐·其一

梦魂何处。一夕空江路。欲倩江风吹梦去。

又被远山阑住。天边月子纤纤。天涯客子年年。

毕竟是侬多恨,如何错怨啼鹃。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