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薄倖.赋得水晶帘下看梳头》
《薄倖.赋得水晶帘下看梳头》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薄倖

戟门春暖。红日漾、圆冰清浅。

算一带、茱萸窗网,便是个侬妆院。

素领巾、半幅烟绡,行来刚被微风捲。

更点点斜红,溶溶泓黛,娇面欲匀还懒。

恰十载、伤心事,忆钗响、衣光何限。

只玉纤撩鬓,春葱縆额,一番回想肠应断。

风流放涎。记千金艳质,妆成爱映春流看。

别来香阁,峭冷尖寒应满。

(0)
鉴赏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水晶帘下的梳妆情景,充满了古典美与情感的交融。

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红日漾、圆冰清浅”、“素领巾、半幅烟绡”、“点点斜红,溶溶泓黛”,这些描绘不仅展现了女子梳妆时的场景,也暗示了她优雅的气质和内心的细腻情感。特别是“素领巾、半幅烟绡”这一句,通过“烟绡”的轻柔与“素领巾”的纯净相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神秘的氛围,仿佛让人能感受到女子梳妆时的宁静与专注。

“更点点斜红,溶溶泓黛,娇面欲匀还懒”一句,通过“斜红”、“泓黛”等细节,进一步刻画了女子面容的娇美与慵懒,同时也透露出一丝羞涩与期待。这种微妙的情感变化,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立体,仿佛读者也能感受到女子内心微妙的情绪波动。

最后,“风流放涎。记千金艳质,妆成爱映春流看。别来香阁,峭冷尖寒应满”几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这里不仅回忆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同时也暗示了当前环境的寒冷与孤独,以及对未来的某种不确定感。这种对比与转折,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引人深思。

综上所述,这首词通过对女子梳妆场景的细腻描绘,成功地营造出了一种既古典又充满情感深度的艺术氛围,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学造诣和对美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病酒观酒

丝可染,雪可泥,我发一白无黑时。

镊之不可对之悲,终日相视生狂痴。

圣贤寂寞人尝说,又安得生前一杯,病中遂不持。

(0)

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其五

蕉林枫树隐人家,两岸庭畦半种茶。

小妇提筐行处掇,归舟犹带夕阳斜。

(0)

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其四

乘秋双桨荡溪湄,欲就垆头共赋诗。

芳草闭门香绿醑,閒云遮树出青旗。

(0)

秋日同谷卿缜之伯乔及兄伯鳞弟子敬泛舟佛滘归至清溪数里各赋十绝·其三

万树临江旧社开,每因秋色一徘徊。

行吟閒倚海边树,怀古疑登江上台。

(0)

酒中放歌示李四伯襄何三龙友

迩来避暑溪上园,云林烟火数家村。

别君半载不得面,双鲤江头劳记存。

忽忽秋风渐萧索,扁舟初泊羊城侧。

联镳径访结繁轩,话别谈诗浮大白。

诘朝枉造余斋头,同来俱是高阳俦。

黄昏秉烛饭粗粝,自谓酣歌夜未休。

村醪未更尽一石,诸子潜逃各纷剧。

相逢有酒不能尽,其欢别后相思竟。

何益千笺万纸徒具陈,丈夫意气宁酸辛。

未谈身后千秋事,且数尊前眼底人。

合离显晦俱尘土,莫向词坛轻掷旗与鼓。

只今年少性好诋前修,慎勿当□赋鹦鹉。

(0)

山中襄事先大父母夜起有感

松杉漠漠夜啼乌,人静山空月色孤。

谢尚秪应思散骑,张凭宁敢讶苍梧。

鹿门旧隐看犹在,马鬣新封好似无。

寸草未将酬祖德,吞声一夕泪仍枯。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