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鸾敛翅久盘回,延阁穹崇际复开。
四海宣文千载仰,两生接武一时来。
紬书共启缄金匮,持笔行登视草台。
努力深期报知己,明时肯负出群才。
孔鸾敛翅久盘回,延阁穹崇际复开。
四海宣文千载仰,两生接武一时来。
紬书共启缄金匮,持笔行登视草台。
努力深期报知己,明时肯负出群才。
这首诗描绘了孔鸾在高阁之上盘旋,最终展翅飞翔的情景,象征着才华横溢之士在时机成熟时的脱颖而出。诗中“四海宣文千载仰”一句,赞美了文治教化对后世的深远影响,“两生接武一时来”则比喻两位杰出人才同时涌现,共同推动时代的进步。诗人通过“紬书共启缄金匮,持笔行登视草台”这两句,展现了文人学者在整理文献、撰写文章时的严谨与勤奋,以及他们被朝廷重用,参与国家政务的荣耀时刻。最后,“努力深期报知己,明时肯负出群才”表达了诗人对人才应不负时代、报效知遇之恩的期望,同时也强调了在清明的政治环境下,杰出人才不应埋没,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挥。整首诗以生动的形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对人才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对社会进步的美好愿景。
小楼连夜听春雨。空庭湿阴浓聚。
石润青肤,风梳翠发,遥界斜阳归路。寻芳几度。
任点缀残红,落花如许。
梦醒酴醾,水绵无意羂飞絮。游踪层记共驻。
认莲钩浅印,香径閒步。
断碣㩻樯,危阑卧地,绕遍愁痕如缕。青钱可数。
待吹送东风,买春常住。绿字模黏,壁间留旧句。
冀北登车日,淮阳卧阁年。
襜帷非不撤,舞袖竟难旋。
一顾堪千里,群疑托二天。
门生高自出,属吏拙相怜。
紫气临关动,文星傍斗悬。
樵渔归计稳,犬马受知偏。
物色中原起,封章上国传。
江湖馀壮观,风俗美多贤。
下榻时名尽,分庭客礼全。
隋珠如片月,长在报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