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先人物一时雄,心迹宁须较异同。
来此清谈散花雨,依然旧梦听松风。
画图长共湖山在,烟火频惊殿阁空。
万里忽逢东海客,前诗重写思何穷。
后先人物一时雄,心迹宁须较异同。
来此清谈散花雨,依然旧梦听松风。
画图长共湖山在,烟火频惊殿阁空。
万里忽逢东海客,前诗重写思何穷。
这首元代吴师道的诗,通过“至大庚戌”与“至正辛巳”的时间跨度,展现了人物更迭与历史变迁的宏大主题。诗中“后先人物一时雄”,既赞美了过往杰出人物的非凡成就,也暗示了时间流转,新的人物接踵而至。诗人以“心迹宁须较异同”表达对人物评价的淡然态度,认为人物的价值不应仅以表面的差异来衡量。
“来此清谈散花雨,依然旧梦听松风”两句,运用自然景象象征人物间的交流与心灵的共鸣,仿佛在清雅的谈话中,如同春雨般滋润人心,又如旧梦中回响的松风,唤起往昔的记忆。这不仅描绘了聚会时的宁静氛围,也暗含了对友情与精神交流的珍视。
“画图长共湖山在,烟火频惊殿阁空”则从空间与时间的角度,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画图与湖山虽长久存在,但人间烟火却常使古老的宫殿显得空寂,寓意着世事的无常与历史的沧桑。
最后,“万里忽逢东海客,前诗重写思何穷”点明了时空的跨越与情感的延续。诗人与远方的朋友再次相聚,重读旧作,思绪万千,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厚怀念以及对过往时光的无限追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人物更替以及友情永恒的哲思,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的独特情怀。
闲处如何,也堪吟诗,也堪弈棋。
想白衣送酒,谁如元亮,白鹅换字,谁似羲之。
濠上观鱼,云间呼鹤,此乐人间未易知。
平生性,喜不为酒困,常带书痴。
尽教步武天池。
且赢得、闲身一会嬉。
便朝登金马,何裨世教,暮趋玉殿,安救时危。
赫赫功名,堂堂事业,不博先生这肚皮。
休瞒我,任官高禄厚,也要些儿。
人生七十,都道是、自古世间稀有。
今日华堂,阿弥初度,更绵绵增寿。
花柳呈妍香云霭,正好暮春时候。
江山如画,百年风景依旧。
最喜兰玉森森,彩衣齐拜,舞埙*迭奏。
罗绮香中蟠桃熟,争献瑶池王母。
愧忝姻联倚庄椿,琼树岁寒长久。
歌词一阕,敬称千岁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