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琵琶泪满裳,古今迁客两浔阳。
朱弦红袖悲前事,月白江清总断肠。
恋暑流萤犹带火,迎秋宾雁未啼霜。
枫林静狎渔舟宿,蟋蟀声声夜正长。
司马琵琶泪满裳,古今迁客两浔阳。
朱弦红袖悲前事,月白江清总断肠。
恋暑流萤犹带火,迎秋宾雁未啼霜。
枫林静狎渔舟宿,蟋蟀声声夜正长。
这首诗描绘了浔江中秋之夜的凄美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自然的韵律。
首句“司马琵琶泪满裳”,以典故引入,借司马相如弹奏琵琶之泪,暗喻诗人内心的哀愁与感慨,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悲凉的氛围。
“古今迁客两浔阳”一句,点明地点为浔阳,同时将时间维度拉长,从古至今,将诗人置于一个更广阔的时空背景中,使得情感更加深厚,也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
“朱弦红袖悲前事,月白江清总断肠。”这两句进一步深化情感,朱红色的琴弦和红衣女子的悲叹,与皎洁的月光、清澈的江水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悲伤的意境,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深深怀念和对当前处境的无奈与哀愁。
“恋暑流萤犹带火,迎秋宾雁未啼霜。”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现象,如流萤在夏末的余热中闪烁,大雁在秋天即将来临之际还未发出啼鸣,暗示着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短暂,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枫林静狎渔舟宿,蟋蟀声声夜正长。”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显寂寥的画面:枫树林中的渔船静静地停泊,夜色中传来阵阵蟋蟀的鸣叫声,夜晚显得格外漫长。这一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意境美,也隐含了诗人对孤独与寂寞的深刻体验,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浔江中秋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作品。
羽林少年任侠子,自矜生小豪门里。
倾财破产不顾贫,剖肝隳胆向知己。
垆头少妇邯郸姬,燕歌一曲舞罗衣。
飞觞劝尽蒲萄绿,挥鞭击碎珊瑚枝。
黄云逻逤烟尘暮,转战千场身不顾。
性命由来一羽轻,得功让与将军去。
归来下马洛阳城,洛阳年少争逢迎。
连营部落避旌节,大府官僚如弟兄。
一朝流落英雄尽,独立春风吹鬓影。
长歌一剑江上行,更问平原家远近。
三山苍苍冶城里,楼台十万歌钟起。
君家正在冶城西,门对千峰翠如洗。
黛色空濛连翠微,和烟著雨又霏霏。
澹随野鸟偏宜梦,浓带孤云欲染衣。
日出尘歊满城陌,羡君开帘见山色。
九衢鞍马市声喧,羡君游心竹素园。
君莫爱张仲蔚,遁迹空山避朱绂。
君莫爱陶弘景,自甘泉石烟霞病。
五岳名山竞远寻,那知城市有山林。
泮池来往堪乘兴。终是云霄万里心。
海上见空翠,黄山积扶舆。
连林结幽构,中有千卷书。
白日但垂帷,抱琴常晏如。
何必邺侯家,于焉董生庐。
有时岩际书声起,天籁泠泠拂流水。
清响遥传野衲禅,馀音半落鲛人耳。
芸草春香静掩门,河汾洙泗共谁论。
閒将活水澄心镜,向人大笑翻忘言。
翰林墨客拈双笔,挥霍新图兴偏逸。
寒松满屋疑有声,白云卷帘怕飞出。
轩佩追随入泮林,玉堂天路五云深。
白头为尔伸长句,直是渔樵一片心。
公乃王郎之舅氏,昔年遣兴沧洲趣。
白水应同万古心,青山不尽平生意。
初疑衡霍乱峰回,石廪芙蓉天上开。
又疑瀑布香炉顶,飞红沓翠空中来。
连林杂树纷隈澚,屋头清晖霁人目。
片片春云带鹤还,淙淙野水流冰绿。
云间鸡犬更谁家,云际风泉半落花。
回岩积霭天梯小,绝壁悬萝鸟道斜。
白头久叹同声远,临水看山梦犹懒。
濯足矶边月自明,弄琴石上苔应满。
不见羊昙四十春,西州云物几回新。
丹青此日堪惆怅,岂必山阳笛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