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柳絮》
《柳絮》全文
宋 / 陈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去迹来踪莫可寻,辱人头面与衣襟。

若为虮虱虫蛆类,亦享轩窗庭户阴。

六合中间不知数,两仪化育亦何心。

手弹剑击皆迁怒,只待霜风响竹林。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柳絮》,作者陈普是宋末元初时期的诗人。诗中以柳絮为象征,表达了对世事无常、人生如寄的感慨。首句“去迹来踪莫可寻”描绘了柳絮飘忽不定的踪迹,暗示人生的行踪难以捉摸。接下来,“辱人头面与衣襟”形象地写出柳絮附着于人的肌肤和衣物,象征着生活的烦扰和不快。

诗人进一步将柳絮比喻为卑微的虮虱虫蛆,即使身处低微,也能在屋檐下找到生存之地,“亦享轩窗庭户阴”。这表达了对社会底层人物的同情,同时也揭示了生命的坚韧和无奈。接下来的诗句“六合中间不知数,两仪化育亦何心”,借天地自然之大,感叹生命的渺小和造物主的神秘。

最后两句“手弹剑击皆迁怒,只待霜风响竹林”,则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愤懑和无奈,仿佛柳絮成为他内心情绪的载体,随风起舞,等待着被寒风吹散的时刻。整首诗通过柳絮这一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陈普

陈普
朝代:宋

陈普(公元一二四四年至一三一五年)生于宋理宗淳祐四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年七十二岁。居石堂山。入元,隐居教授,从学者数百人。三辟为本省教授,不起。当聘主云庄书院。晚居莆中,造就益众。普著述有石堂遗稿四卷,《四库总目》行于世。
猜你喜欢

送别友人赴闽

城都雨初晴,送客马蹄滑。

征旆扬翩翩,仆夫行轧轧。

闽山在何处,遥望天一发。

来往忘贤劳,忠诚著黄闼。

邂逅梧始秋,倏忽月已匝。

聚首未尽欢,赠言愧乖剌。

(0)

西施

鬓扫烟云眼醮波,吴王宫里见姮娥。

鸱夷不尽搜求力,仙态沈沈老苧罗。

(0)

动石

象峰多怪石,时作狮子吼。

刚被黄初平,叱起满山走。

(0)

寄妻韩氏诗三首·其三

谁教尔我别离多,仰彼苍苍可奈何。

浊酒一杯愁未解,唾壶击碎不成歌。

(0)

寄庵为黎景阳题

万物寰中我一物,寄生天地如蜉蝣。

百年光景一瞬息,至人已矣曾不留。

彼美人兮□斯理,非狂非狷达者流。

有庵曰寄在人境,栖迟偃仰何优悠。

庵云庵云大如许,不假班郢手,不用土木脩。

不为寒暑变,不为风雨愁。

此庵一逆旅,无乃亦传邮。

美人此寄迹,吾心复何求。

一生存省忠与孝,四时寒暑葛与裘。

仰观一世如一日,乐天知命夫何忧。

寄庵寄庵云尔矣,乞墦登垄宁知休。

钟鸣漏尽亦何益,回视百年同土丘。

我作寄庵诗,寄与寄庵子。

聊以示世人,贪饕亦徒耳。

(0)

少妇词

朱衣临官道,垂杨荫御沟。

玉颜称皓素,罗扇障娇羞。

夫婿官司隶,诸兄位列侯。

青楼专宠夜,歌无几曾休。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朱服 薛稷 孔融 文益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