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飞楼倚太清,危栏一瞬尽沧溟。
世途忽忽与时异,水色溶溶依旧青。
夷夏固知归禹画,幽燕何事属戎庭。
草莱贱策无津致,空想秋风涕泗零。
缥缈飞楼倚太清,危栏一瞬尽沧溟。
世途忽忽与时异,水色溶溶依旧青。
夷夏固知归禹画,幽燕何事属戎庭。
草莱贱策无津致,空想秋风涕泗零。
这首诗《登楼》由宋代诗人彭汝砺所作,通过描绘登楼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渴望。
首联“缥缈飞楼倚太清,危栏一瞬尽沧溟”,以“缥缈”形容楼阁的高耸入云,与天空相接,显得极为壮观;“危栏”则点明了楼阁的高度,让人感受到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一瞬尽沧溟”则描绘了从楼上俯瞰大海的广阔景象,瞬间将人带入浩瀚无垠的自然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
颔联“世途忽忽与时异,水色溶溶依旧青”,转而抒发对世事变化的感慨。诗人站在楼上,看到的是时间的流转和世事的变迁,但远处的水面依然保持着宁静的绿色,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不变,与人类社会的短暂与多变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永恒不变事物的向往。
颈联“夷夏固知归禹画,幽燕何事属戎庭”,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这里引用了古代大禹治水的故事,象征着统一与和谐,同时也暗指当时北方地区(幽燕)被外族统治的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切期盼。
尾联“草莱贱策无津致,空想秋风涕泗零”,则是诗人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所产生的无奈与感伤。虽然心中怀揣着改变现状的愿望,却因个人力量的微薄而感到无力,只能在想象中寄托对未来的希望,表达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登楼远眺的场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国家统一的深切渴望,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