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新安国寺》
《题新安国寺》全文
唐 / 李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佛亦遇艰难,重兴叠废坛。

偃松枝旧折,画竹粉新乾。

开讲宫娃听,抛生禁鸟餐。

钟声入帝梦,天竺化长安。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īnānguó
táng / dòng

jiānnánzhòngxīngdiéfèitán

yǎnsōngzhījiùzhéhuàzhúfěnxīngān

kāijiǎnggōngtīngpāoshēngjìnniǎocān

zhōngshēngmèngtiānzhúhuàchángān

翻译
佛祖也经历过困苦,重新振兴废弃的神坛。
枯松枝还留有旧时折断的痕迹,壁画上的竹子墨迹已干透。
宫女们聚精会神地聆听佛法讲解,小鸟们甚至停止觅食来聆听。
钟声悠扬,仿佛进入皇帝的梦境,佛教在天竺传播,影响了长安。
注释
佛:佛教。
艰难:困苦、困境。
重兴:重新振兴。
叠废坛:废弃的神坛。
偃松枝:枯萎的松树枝。
画竹:壁画上的竹子。
粉新乾:墨迹已干透。
开讲:开始讲解。
宫娃:宫女。
抛生:停止觅食。
禁鸟餐:小鸟的饮食。
钟声:寺庙钟声。
帝梦:皇帝的梦境。
天竺:古代印度。
长安:唐朝首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佛教高僧在新安国寺的修复与弘法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神圣,以及僧人的不屈意志和宗教活动的恢复。

"佛亦遇艰难,重兴叠废坛"表明即便是佛教,也会遭遇困难,但仍旧坚持修复被废弃的佛坛。这两句展示了佛教徒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态度。

"偃松枝旧折,画竹粉新乾"中的“偃松”通常指的是扭曲的松树,这里形象地表达了岁月的痕迹和自然力的磨砺。而“画竹粉新乾”则是对寺院中竹子的描绘,画家的笔触下,竹子显得更加生动,粉白色的竹干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新的生命力。

"开讲宫娃听,抛生禁鸟餐"一句,通过“宫娃”和“禁鸟”的意象,传达了寺院内的宁静与神圣。僧人开始讲经,连同在深宫中长大的孩子都来倾听,而那些原本受禁的小鸟也敢于飞来享用食物。

"钟声入帝梦,天竺化长安"则是对寺院钟声的描绘,这钟声不仅穿透了尘世的喧嚣,更渗透到了皇帝的梦中。"天竺化长安"一句,通过将佛教圣地与长安(唐朝都城)相联系,隐喻着佛法的普及和对社会的影响力。

整首诗以精美的笔触勾勒出新安国寺的恢复与宗教活动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佛教不屈不挠精神和宁静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李洞

李洞
朝代:唐   字:才江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猜你喜欢

东古寺

冒雨过东古,秋声满上方。
僧贫茶事薄,院静竹阴凉。
隔岸明疏叶,长天隐去樯。
法轮遗躅邈,一宿意傍徨。

(0)

唐刻经幢

千年卓立寺门中,阅尽沧桑世未通。
我喜一时交二妙,初唐刻经六朝松。

(0)

观佛灯有感

金色莲花满地生,佛光星斗灿晶莹。
慈悲愿力随缘现,留与千秋润太平。

(0)

蟾蜍石上一株松

蟾蜍石上一株松,疑见黄山第几峰。
偃蹇枝柯何代物,相看应笑我龙钟。

(0)

重登庐山感怀

四十年来烟雨多,国恨家仇奈若何;英雄抗日征战死,天涯游子唱离歌。
牯岭东西谷尚在,郎人士旧风波;庐山别业怀往事,好汉坡前望银河。

(0)

九龙潭

摩天积石递灵湫,客子寻源到上头。
吴楚江分双白发,轩辕宫近九垂旒。
昆仑西北星连海,瀑布高低汉倒流。
忽漫盘空云气合,群龙应奉帝车游。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薛综 黄损 李晔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