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孤峰,门临曲涧,木作横桥。
与世事相违,心求活计,蓑衣挂体,斧柄悬腰。
出入玄关,往来幽径,直上高山采古樵。
时攀就,把千枝攒簇,一担平挑。归来快乐逍遥。
且放下千斤饮一瓢。
这日用家常,随缘随分,今朝明日,自有新条。
一曲高歌,三声短笛,遏断行云透碧霄。
其中乐,有山猿献果,四皓相招。
家住孤峰,门临曲涧,木作横桥。
与世事相违,心求活计,蓑衣挂体,斧柄悬腰。
出入玄关,往来幽径,直上高山采古樵。
时攀就,把千枝攒簇,一担平挑。归来快乐逍遥。
且放下千斤饮一瓢。
这日用家常,随缘随分,今朝明日,自有新条。
一曲高歌,三声短笛,遏断行云透碧霄。
其中乐,有山猿献果,四皓相招。
这首元代王玠的《沁园春·樵》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词人居住在孤峰之上,门前是一条弯曲的山涧,简朴的木桥横跨其上,显示出他与世隔绝的生活态度。词人不追求世俗功名,而是身披蓑衣,手持斧头,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经常独自上山砍柴,享受着与自然的亲近和宁静。
在词中,他描述了自己在山间悠然自得的情景,无论是采摘满枝的柴薪,还是归家后放下重负,只饮一瓢水,都充满了闲适与满足。他的日常生活顺应自然,随遇而安,对未来充满期待,相信新的生机总会到来。
词的结尾,词人以高歌和短笛表达内心的愉悦,甚至能吸引山猿献果,四皓(传说中的隐士)前来相邀,进一步强化了他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整首词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独特追求和对自然和谐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