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释老六言十首·其五》
《释老六言十首·其五》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六言诗  押[尤]韵

九万里抟而上,三千秋鸣相酬。

未免为二蛊笑,谁能作双鸟囚。

(0)
注释
万里:极言极高。
抟:盘旋飞翔。
三千秋:指长久的时间。
酬:应答,回应。
二蛊:比喻言行不一、狡诈的人。
笑:嘲笑。
谁:疑问词,表示任何人。
作:成为。
双鸟囚:比喻受束缚或困于某种境地。
翻译
在九万里的高空翱翔,秋天的鸣叫相互回应。
难免被他人嘲笑为双面人,又有谁能甘愿像两只鸟一样被困笼中。
鉴赏

此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释老六言十首(其五)》。这四句话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生物行为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由与囚禁状态的深刻思考。

“九万里抟而上”中的“抟”,意指盘旋升起,形容鸟儿在高空中自由翱翔的姿态。“三千秋鸣相酬”则描绘了一群鸟儿在三千年的岁月长河中彼此呼应的景象。这里,“九万里”和“三千秋”,都是夸张的手法,用以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广阔。

接着,“未免为二蛊笑,谁能作双鸟囚。”两句则转换了情境,从天空中的自由飞翔到对地面上两只虫子相互嬉戏的情形。这里的“二蛊”指的是两只在地面的昆虫,它们之间的欢乐无拘,无所谓的笑意,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试图将天空中自由飞翔的双鸟囚禁的人。

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刘克庄表达了对于自然界生命自由状态的赞美,以及对人为束缚和限制的批判。诗句流畅自然,意象丰富,是一首融合了哲理与情感、形象与思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寄岘山愿公三首

形影更谁亲,应怀漆道人。
片言酬凿齿,半偈伏姚秦。
榛莽池经烧,蒿莱寺过春。
心期重西去,一共吊遗尘。
相思恨相远,至理那时何。
道笑忘言甚,诗嫌背俗多。
青苔闲阁闭,白日断人过。
独上西楼望,荆门千万坡。
彼此无消息,所思江汉遥。
转闻多患难,甚说远相招。
老至何悲欢,生知便寂寥。
终期踏松影,携手虎溪桥。

(0)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莲

病起见庭莲,风荷已飒然。
开时闻馥郁,枕上正缠绵。
本在沧江阔,移来碧沼圆。
却思香社里,叶叶漏声连。

(0)

荆渚偶作

无味吟诗即把经,竟将疏野访谁行。
身依江寺庭无树,山绕天涯路有兵。
竹瓦雨声漂永日,纸窗灯焰照残更。
从容一觉清凉梦,归到龙潭扫石枰。

(0)

寄武陵贯微上人二首

知泛沧浪棹未还,西峰房锁夜潺潺。
春陪相府游仙洞,雪共宾寮对玉山。
诗里几添新菡萏,衲痕应换旧斓斑。
莫忘一句曹溪妙,堪塞孙孙骋度关。
吴头东面楚西边,云接苍梧水浸天。
两地别离身已老,一言相合道休传。
风骚妙欲凌春草,踪迹闲思绕岳莲。
不是傲他名利世,吾师本在雪山巅。

(0)

经费征君旧居

高眠当圣代,云鸟未为孤。
天子征不起,闲人亲得无。
猿猱狂欲坠,水石怪难图。
寂寞荒斋外,松杉相倚枯。

(0)

送灵□上人游五台

此去清凉顶,期瞻大圣容。
便应过洛水,即未上嵩峰。
残照催行影,幽林惜驻踪。
想登金阁望,东北极兵锋。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李昂 刘琨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