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罢南坡藁,星华接履声。
艰时曾倚重,钩党赖持平。
仲甫思全衮,元戎正本兵。
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
圣主忧遐远,朝端择老成。
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欢情。
风俗移刀剑,田闾遂凿耕。
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
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
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
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籯。
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
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
鼎司虚正席,丹扆待忠诚。
焚罢南坡藁,星华接履声。
艰时曾倚重,钩党赖持平。
仲甫思全衮,元戎正本兵。
丰仪麟阁贵,威重犬戎惊。
圣主忧遐远,朝端择老成。
迩臣宣惠化,七岭动欢情。
风俗移刀剑,田闾遂凿耕。
试茶龙井碧,开砚凤潭清。
秋日江沙渺,晴天鼓角鸣。
稻香随使驿,桂影伴仙程。
美玉非藏韫,黄金笑满籯。
宽和无白发,卑逊有高名。
登用唐三世,枢机汉九卿。
鼎司虚正席,丹扆待忠诚。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徐玑为张尚书出镇建宁所作的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张尚书的敬仰与期待,以及对建宁地区百姓的祝福。首联以焚烧南坡的场景起兴,暗示了张尚书的重要职责,星光下他的步伐声显得庄重。颔联赞扬张尚书在艰难时期曾受朝廷倚重,公正处理政务,平息纷争。颈联提到张尚书如仲甫般考虑周全,元帅般整顿军备,显示出其威望和才能。
接着,诗人描述了皇帝对张尚书的信赖,选择他治理偏远地区,希望他能传播恩惠,使得七岭之地欢欣鼓舞。诗中还提及风俗改变,百姓从战乱走向和平耕作,生活改善。张尚书品行高洁,如同龙井茶般清澈,又如凤潭砚水般珍贵,他的到来给地方带来了祥瑞。
尾联展望秋天的建宁,鼓角声中稻香四溢,沿途桂花飘香,象征着张尚书的政绩将如美玉般显露,财富满籯。他的宽和谦逊更显其高尚名声。最后,诗人祝愿张尚书在任上受到重用,如同唐朝连续三世的宰相,汉代的九卿,且在重要职位上保持公正无私,期待他对国家的忠诚贡献。整首诗情感真挚,寄寓了深厚的敬意和美好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