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榴泪黦苏苏雨,正因此时重五。
怨结湘累,悲缠骚客,天也为人酸楚。孤城虾虎。
飏几阵茶烟,一丝鬓缕。
触绪沈吟,蒲樽懒赏小墀午。
江南江北行遍,每逢看竞渡,伤今吊古。
俛仰随人,飘蓬返里,蠹尽彩笺新句。流年空度。
记麝粉钗符,旧关心处。镇日空濛,戍楼将动鼓。
红榴泪黦苏苏雨,正因此时重五。
怨结湘累,悲缠骚客,天也为人酸楚。孤城虾虎。
飏几阵茶烟,一丝鬓缕。
触绪沈吟,蒲樽懒赏小墀午。
江南江北行遍,每逢看竞渡,伤今吊古。
俛仰随人,飘蓬返里,蠹尽彩笺新句。流年空度。
记麝粉钗符,旧关心处。镇日空濛,戍楼将动鼓。
这首《齐天乐·端午阴雨和云臣用片玉词韵》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端午节阴雨连绵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哀愁与感慨。
词中以“红榴泪黦苏苏雨”开篇,形象地描绘了雨滴落在红石榴上,如同泪水般模糊不清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接着,“正因此时重五”,点明端午节的背景,进一步强化了节日的氛围。
“怨结湘累,悲缠骚客,天也为人酸楚。”这几句通过引用屈原(湘累)和屈原的诗歌(骚客)来表达对端午节哀愁情绪的共鸣,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苦闷与忧思。
“孤城虾虎。飏几阵茶烟,一丝鬓缕。”描述了在阴雨中的孤城,茶烟随风飘扬,鬓发被雨水打湿的景象,增加了孤独与凄凉的意境。
“触绪沈吟,蒲樽懒赏小墀午。”表达了词人在端午节午后,面对菖蒲酒(蒲樽)时的沉思与懒散,反映出内心的复杂情感。
“江南江北行遍,每逢看竞渡,伤今吊古。”通过行走于江南江北,观看龙舟竞渡的场景,既是对历史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感慨,体现了词人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厚情感。
“俛仰随人,飘蓬返里,蠹尽彩笺新句。”这一句表达了词人随波逐流的生活状态,以及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彩笺上的新句象征着词人的创作与思考。
“流年空度。记麝粉钗符,旧关心处。”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麝粉钗符是端午节的传统装饰,词人借此寄托了对往昔的眷恋。
“镇日空濛,戍楼将动鼓。”结尾以整天的阴雨和即将响起的鼓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紧张的氛围,预示着某种变化即将到来,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忧虑。
整首词通过对端午节阴雨天气的描绘,以及对历史、文化、个人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陈维崧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情感。
一鸟自北燕,飞来向西蜀。
单栖剑门上,独舞岷山足。
昂藏多古貌,哀怨有新曲。
群凤从之游,问之何所欲?
荅言寒乡子,飘飖万馀里。
不息恶木枝,不饮盗泉水。
常思稻粱遇,愿栖梧桐树。
智者不我邀,愚夫余不顾。
所以成独立,耿耿岁云暮。
日夕苦风霜,思归赴洛阳。
羽翮毛衣短,关山道路长。
明月流客思,白云迷故乡。
谁能借风便,一举凌苍苍。
凿山导伊流,中断若天辟。
都门遥相望,佳气生朝夕。
素怀出尘意,适有携手客。
精舍绕层阿,千龛邻峭壁。
缘云路犹缅,憩涧钟已寂。
花树发烟华,淙流散石脉。
长啸招远风,临潭漱金碧。
日落望都城,人间何役役。
劝君休作悲秋赋,白发如星也任垂。
毕竟百年同是梦,长年何异少何为。
低枝讵胜叶,轻香幸自通。
发萼初攒紫,馀采尚霏红。
新花对白日,故蕊逐行风。
参差不俱曜,谁肯盻薇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