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容峰下是乡邦,未许归帆溯浙江。
天下文章宁有几,斗南人物恐无双。
心期久与三乘契,笔力真能九鼎扛。
投老著书浑不倦,颇闻中夜坐灯窗。
芙容峰下是乡邦,未许归帆溯浙江。
天下文章宁有几,斗南人物恐无双。
心期久与三乘契,笔力真能九鼎扛。
投老著书浑不倦,颇闻中夜坐灯窗。
此诗《怀宋学士景濂》由明代诗人王袆所作,通过对宋学士景濂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对古代文人风骨与才华的崇敬之情。
首联“芙容峰下是乡邦,未许归帆溯浙江。”以芙容峰为背景,描绘出宋学士景濂的故乡所在,同时暗含其未能归乡的遗憾,引人深思。
颔联“天下文章宁有几,斗南人物恐无双。”高度赞扬了宋学士景濂在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认为他的作品之多、之精,恐怕无人能及,体现了对景濂文学才华的高度肯定。
颈联“心期久与三乘契,笔力真能九鼎扛。”进一步赞美了宋学士景濂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和在文学创作中的非凡笔力,将他比作能扛起九鼎的巨人,形象地表达了对其学问与文采的高度评价。
尾联“投老著书浑不倦,颇闻中夜坐灯窗。”则通过描述宋学士晚年仍坚持著书立说,即使在深夜也坐在灯下勤奋写作的情景,表现了他对学问和文学事业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知识传承的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宋学士景濂的深情追忆与赞美,不仅展现了其在文学与学问上的卓越成就,更体现了对古代文人精神的敬仰与传承。
承家奕叶播勋名,寿母兼传颂鲁声。
金紫天题初锡诰,斑斓人羡世簪缨。
韬钤吴越山河誓,锁钥江淮骠骑营。
陟屺总依慈训近,导舆欣藉孝思成。
鸣珈象服宜颜孺,映玉清心称锦荣。
瑶岛远来千岁实,朱门时聚五侯鲭。
年稀更觉春长在,福集恒加海不盈。
谢氏满庭多宝树,汉家赐露溢金茎。
南山颂美娱亲意,北极恩深报主情。
诏问可同张晋国,先朝盛事岂难并。
昨日登高上霸台,凉风吹动紫云隈。
遥瞻瑞气缠南极,复有祥光彻上台。
双旌问俗多馀暇,五裤腾欢遍草莱。
正好乘秋同染翰,不妨对月更衔杯。
南山颂岂寻常匹,北阙恩还次第催。
心事久为清献侣,循良真自颍川来。
股肱会见承先诏,文武于今仗异才。
一路清风随五马,九天湛露溢三槐。
芳尊此夕且饶兴,醉笔能翻九万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