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辨微茫,华夷在一堂。
云霞开藻井,天地出雕梁。
细草生毫末,轻风拂黛光。
夜山犹带景,秋树不凋霜。
隐竹才分翠,秾华欲堕香。
无风帆自起,度日鸟空翔。
舟势鲸吞久,楼形蜃吐长。
更看台上镜,造化落中央。
古色辨微茫,华夷在一堂。
云霞开藻井,天地出雕梁。
细草生毫末,轻风拂黛光。
夜山犹带景,秋树不凋霜。
隐竹才分翠,秾华欲堕香。
无风帆自起,度日鸟空翔。
舟势鲸吞久,楼形蜃吐长。
更看台上镜,造化落中央。
此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和谐之美。诗人以“古色辨微茫,华夷在一堂”开篇,巧妙地将不同地域的文化融合于同一画面之中,寓意深远。接下来,“云霞开藻井,天地出雕梁”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天空比作藻井,大地比作雕梁,形象地描绘了云霞与天地的壮丽景象。
“细草生毫末,轻风拂黛光”则进一步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动态美,细草在毫末间生长,轻风拂过,带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而“夜山犹带景,秋树不凋霜”则将时间与季节的变化融入画面中,夜晚的山峦依然映照着余晖,秋天的树木不畏严霜,展现出自然界的坚韧与美丽。
“隐竹才分翠,秾华欲堕香”两句,通过竹林和花朵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竹叶的翠绿与花香的浓郁交织在一起,令人陶醉。接着,“无风帆自起,度日鸟空翔”描绘了水面上帆船自行起航,空中飞鸟自由翱翔的画面,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自由。
最后,“舟势鲸吞久,楼形蜃吐长”两句,通过舟与楼的形象,进一步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而“更看台上镜,造化落中央”则以镜喻自然法则,强调了自然界中万物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深刻道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宇宙秩序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