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狂啸渡沧溟,虎气腾腾剑底生。
万里水浮天地影,一门山裂海涛声。
未来风雨旌旗动,欲上鱼龙鼓角惊。
扼守最难形胜险,问谁鞭石作长城?
挂帆狂啸渡沧溟,虎气腾腾剑底生。
万里水浮天地影,一门山裂海涛声。
未来风雨旌旗动,欲上鱼龙鼓角惊。
扼守最难形胜险,问谁鞭石作长城?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过虎门时的壮丽景象和豪情壮志。首句“挂帆狂啸渡沧溟”展现了诗人乘风破浪、气势磅礴的形象,如同猛虎下山般威猛。次句“虎气腾腾剑底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虎虎生威的感觉,将剑与虎气相连,象征着诗人锐意进取的精神。
第三句“万里水浮天地影”,通过广阔的水域映照出天地之大,显示出诗人胸怀壮志,视野开阔。第四句“一门山裂海涛声”则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虎门关隘的险峻,涛声如雷,增添了雄浑的气势。
第五句“未来风雨旌旗动”,预示着未来的挑战和风雨,但诗人以旌旗飘扬的形象表达出无所畏惧的决心。最后一句“欲上鱼龙鼓角惊”更是表达了诗人欲超越世俗,振奋人心的豪情,连鱼龙也为之震惊。
整首诗通过描绘虎门的险要地形和诗人自身的壮志,寓含了对国家边防的忧虑和对自身使命的担当,以及对未来的积极展望。诗人以过虎门为背景,展现了其雄浑的气魄和坚定的信念。
望夫山头日欲颓,望夫山下江声哀。
山头日日风雨恶,江上不见行人回。
空山亭亭几朝暮,独记行人去时路。
知君渡河长不归,恨不当年逐君去。
此身化石千仞矶,石犹可转心不移。
长江水涸黄埃飞,行人应有归来时。
君不见潇湘之浦苍梧山,虞舜南巡去不还。
当时揖让称大圣,但馀湘竹秋痕斑。
又不见汩罗江水杯碧玉,屈原憔悴江头哭。
皇天何高地何厚,忠而被谗空放逐。
将进酒,君莫辞。圣贤亦尘土,不饮当何为?
桃华水暖歌声度,杨柳风轻舞袖垂。
况是骊驹促行役,美人惜别低蛾眉。
有肉如陵,有酒如海。
今朝尽醉极欢娱,莫待重来鬓丝改。
黄金装宝剑,白玉饰雕弓。
将军上马意气雄,赋诗横槊踰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