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沉黎四首·其一》
《沉黎四首·其一》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

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

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

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

(0)
注释
民俗:指当地独特的民间风俗。
蛮:偏远未开化的地区。
异土:不同的土地,这里指边疆。
竹筒:古代用来运输水或食物的竹制容器。
板屋:简易的木板房屋。
药叟:卖药的老人。
鸦:乌鸦。
樵童:砍柴的孩子。
虎:老虎。
九折:形容山路曲折,艰险。
翁:老人。
痴:痴心,执着。
翻译
民俗接近蛮荒之地,边城独特适宜居住。
竹筒连接着水源,简陋木板房抵挡不住风的侵袭。
药农老者乌鸦相伴,砍柴的孩子无需担心猛虎出没。
他深爱着山峦,历经九折仍乐此不疲,人们笑他痴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远地区的生活图景。"民俗濒蛮诏,边城异土宜"两句表明这是一个与内地文化差异较大的地方,生活习惯也各有不同。这里的居民可能是少数民族,生活方式与汉族地区有所区别。

接下来的"竹筒连水脉,板屋怯风吹"则具体描绘了当地的居住条件。竹筒可能被用来引水,解决饮水问题,而板屋则给人一种简陋、不稳固的感觉,似乎随时都可能被风吹倒,这反映出边远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

"药叟鸦随噪,樵童虎不窥"这两句诗可能在描写当地居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药叟鸦随噪,或许是在说老医生和乌鸦相伴,这可能反映出一种原始、野性的生活状态;而樵童虎不窥,则可能是在强调这里的人们与猛兽共存,表现了一种勇敢和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景象。

最后"爱山来九折,人笑此翁痴"则透露出诗人的情感。诗人对这片山野有着浓厚的情感,即便是山路曲折也依然喜爱,这种喜爱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愚蠢的,但诗人自己却乐在其中。

整首诗通过对边远地区生活环境、居民习俗和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与世隔绝而又充满野性魅力的世界。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金缕曲.代秋士师题榆楼感旧图

为索长安米。竟无端、天南地北,长辞知己。

今日单车迢上返,怕过山阳旧里。

问落落、晨星馀几。

身后琴书谁可托,道挺之、尚有儿能畿。

始而恨,继而喜。天生君等原非易。

竟凭他、死能不朽,生如不系。

一管江花开五色,非杜非韩非李。

惜如此、才埋地底。

屈指生平交最久,剩今吾、雪上头颅矣。

须早把,姓名理。

(0)

八声甘州.寒窗夜坐,有怀琴如姑母

对银釭耿耿夜窗虚,卷帘月初来。

正霜花飘堕,新寒料峭,炉篆成灰。

无限萧疏景物,顾影独徘徊。

回首乡关恨,扫更难开。

小倚阑干闲自,弄数枝瘦影,开到寒梅。

叹频年羁旅,寥落亦堪哀。

听征鸿、一行过尽,盼音书、几度费疑猜。

怎知我、此时情绪,一例愁堆。

(0)

南乡子.春雨写闷

无赖是东风。吹出愁云恨雨浓。

花落春城飞不得,流红。都付长沟暗水中。

寂寞掩帘栊。滑滑禽声唤懊侬。

燕姹莺娇何处去,天公。一片苍烟皓雾重。

(0)

清平乐

梦回莺啭。催起情还懒。画了娥眉云鬓绾。

已自卖花声远。韶光暗里消磨。闲愁可奈春何。

燕子也怜人病,去来频拂帘波。

(0)

蝶恋花

卸了鸾钗双碧玉。叠了鸳衾,薰了芙蓉褥。

瘦到黄花腰一束。秋风断梦何由续。

重卷潇湘帘半幅。依旧阑干,几折猩红曲。

闲倚梧桐吹凤竹。月明天远山微绿。

(0)

满庭芳.题周次轩《离恨诗草》

客里光阴,樽前花鸟,几番狼藉啼痕。

青天碧海,历历记前因。

情重尘缘反浅,多情处、总是愁根。

堪怜那,古今佳偶,几个白头人。重门。

深悄悄,芦帘纸阁,吟遍黄昏。

忆调铅弄粉,眉样翻新。

昔日妆奁砚匣,而今是、锦瑟封尘。

纱窗外,霜清月冷,呼起小梅魂。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