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水中蒲,秀色宜三春。
常苦秋气早,飘飘悲路人。
青青水中蒲,秀色宜三春。
常苦秋气早,飘飘悲路人。
这首诗描绘了蒲草在不同季节中的不同风貌与情感寄托。首句“青青水中蒲,秀色宜三春”以“青青”和“秀色”形容蒲草在春天的生机勃勃,水边生长的蒲草在春季展现出宜人的绿色与美丽,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接着,“常苦秋气早,飘飘悲路人”则转向对秋天的描述。诗人感叹秋天来得太早,蒲草在秋季失去了往日的生机,随风飘摇,仿佛在为过路的行人带来一丝悲凉与哀愁。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通过蒲草的变迁映射出对时光流逝、季节更替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蒲草四季变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既有对美好春日的赞美,也有对秋日哀愁的抒发,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鸡黍谁家局。楝花时、青蚕豆嫩,紫樱桃熟。
留客南窗闲煮饼,祇办溪鱼野蔌。
任金耳、天街驰逐。
看画吃茶吾本分,有苏髯、怪石文同竹。
帘不卷,玉钩曲。倚书为命闲为福。
且随缘、如凫泛泛,似鸡粥粥。
衫笏要存儒者气,醋淬头巾一幅。
又衣桁、南风吹溽。
倘到清淮俯明镜,笑长官、衫色春波绿。
书与律,且兼读。
绿阴原比花时好。无人解、杜牧伤春怀抱。
清露滴珠槃,正绮筵开了。
事往情牵烦寄语,系燕足、音书谁到。愁觉。
想寒衾、欹枕不觉催晓。
红豆撷取相思,问盈筐、何似珍珠环绕。
照座月初三,伴玉人歌笑。
瘦减腰围新病起,怅未斟、螺杯同釂。休恼。
待客馆春回,花间遇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