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崇福寺禅院》
《题崇福寺禅院》全文
唐 / 崔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

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ngchányuàn
táng / cuīdòng

sēngjiājìngshìsǎofénxiāng
qīngqìngshāncuìxiányúnláizhúfáng

shēnxīnchénwàiyuǎnsuìyuèzuòzhōngcháng
xiàngwǎnchántángyǎnrénkōngyáng

注释
僧家:指僧人居住的地方。
何事:做什么事情。
扫地:打扫卫生。
焚香:点燃香火。
清磬:寺庙中敲击的乐器。
度:传过。
山翠:青山翠色。
闲云:悠闲自在的云彩。
竹房:竹制的房屋。
身心:身体和心灵。
尘外远:超脱尘世。
坐中长:静坐中时间漫长。
向晚:傍晚。
禅堂:修行的场所。
掩:关闭。
无人:没有人在场。
空夕阳:只有夕阳独自照耀。
翻译
僧人究竟在忙些什么,不过是清扫地面和燃香。
山间的清磬声悠扬,闲散的云朵飘过竹舍。
身心仿佛超脱尘世,在静坐中度过漫长的时光。
傍晚时分,禅堂关闭,空无一人,只有夕阳陪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日常生活和心境,展现了佛教修行者的宁静与超脱。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如扫地、焚香、清磬、翠竹等,将禅院内外的氛围渲染得十分生动。

首句“僧家竟何事,扫地与焚香”直接摆脱了尘世俗念,展示了僧人日常中寻求心灵净化的行为。扫地象征清洁心灵,而焚香则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用以表达敬畏之情。

“清磬度山翠,闲云来竹房”一句,将听觉(磬声)与视觉(山色和竹影)结合起来,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磬音清脆,山色翠绿,与闲适漫游的白云相呼应,构筑了一幅生动的山林景象。

“身心尘外远,岁月坐中长”表达了僧人通过禅定超脱世俗,达到身心合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岁月在静坐中流转,时间的感知变得缓慢而悠长。

最后,“向晚禅堂掩,无人空夕阳”则描绘了日暮时分,僧人关闭禅堂之门,与无人的寂寞夕阳相对峙。这里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孤独,更是心灵深处的宁静与孤寂。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专注内在修行的世界,充满了禅意和哲理。

作者介绍
崔峒

崔峒
朝代:唐   字:号皆不详

崔峒(一作洞),唐大历元年(766年)前后在世。今保定定州市人。生卒年、字号皆不详,唐代诗人,登进士第,大历中曾任拾遗、补阙等职。集贤学士。
猜你喜欢

庚戌秋暮赴澎湖赈恤风灾遇飓折至东吉洋默祷于神始抵澎之峙里澳诗以志险

渐见月如昼,金波万里宽。

参差鱼舍远,高下浪花寒。

夷险皆前定,驰驱敢畏难。

嗟予还泛泛,久矣绘图看。

(0)

竹溪寺

竹阴堪坐客,野日映溪流。

山静人烟远,钟鸣佛殿幽。

牟尼空世界,古寺闭清秋。

疑是三摩地,来看石点头。

(0)

赴台南

平明野旷树低天,日影经南薄晓烟。

淡水波澜新港渡,尖山傀儡小阳年。

当寒不雪犹春到,岁暮还耕恍夏前。

隶籍版图归圣化,村舂相杵户相连。

(0)

送范浣浦巡视台湾·其二

澎屿烟排点点青,鲲身鹿耳舵楼停。

俗仍汉语兼番语,官是文星又福星。

地络三山归保障,风乘万里驾沧溟。

輶轩坐镇安清宴,但载皇仁播远听。

(0)

台湾纪巡诗·其三

野田晴晓碧天空,地指扶桑东复东。

赤嵌城边云散彩,拓开海日一轮红。

(0)

木兰花歌

诗人赋物善言理,不似庭前格竹子。

当知多识即是学,废目任耳非为美。

我来蓬瀛大海东,探奇直欲穷苍穹。

周诹询度百不厌,肯教过眼烟云空。

采辑郡志二十卷,遗书掇拾行将遍。

犹惭臆断恐失真,订误考疑敢云倦。

贝多罗花诗已讹,琵琶形似终如何。

就中无实难伪托,佛经欲写空槎那。

因阅长庆忽顿悟,辛夷恍与木兰遇。

内白外紫状如莲,点点青杨虫食蠹。

昔人几度上芳舟,不识征帆逐远游。

今日模糊才认得,新翻乐府却风流。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