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滕王阁新成兼祠文谢二忠次陈高梧都宪韵·其二》
《滕王阁新成兼祠文谢二忠次陈高梧都宪韵·其二》全文
明 / 罗钦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两公真不愧儒冠,牛斗秋高剑气寒。

百尺新祠连阁起,万年青史当经看。

勤王慷慨心俱尽,就义从容事总难。

风马云车无近远,他乡何似故乡安。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罗钦顺所作的《滕王阁新成兼祠文谢二忠次陈高梧都宪韵》中的第二首。诗人以滕王阁新建并设立祠堂纪念两位忠臣为背景,表达了对这两位忠臣的崇高敬意和对他们忠诚精神的赞美。

首联“两公真不愧儒冠,牛斗秋高剑气寒”中,“两公”指的是文天祥和谢枋得,他们都是明朝时期的忠臣。“儒冠”象征着他们的学问与道德修养,“牛斗秋高”描绘了秋天星空的壮丽景象,暗示两位忠臣的高尚品质如同星辰般璀璨。“剑气寒”则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忠诚不渝的精神,即使在逆境中也坚定不移。

颔联“百尺新祠连阁起,万年青史当经看”描述了滕王阁新祠堂的壮观景象,以及祠堂内供奉的历史人物事迹将被载入史册,永垂不朽。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通过“百尺”和“万年”的形容词,强调了祠堂的宏伟和历史的长久。

颈联“勤王慷慨心俱尽,就义从容事总难”是对两位忠臣忠诚于国家、英勇赴死的赞美。他们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慷慨赴义的精神令人动容。尽管死亡是难以承受之事,但他们在面对死亡时依然保持从容的态度,展现了他们高尚的品德。

尾联“风马云车无近远,他乡何似故乡安”表达了对两位忠臣的深切怀念。无论他们身在何处,心中永远怀念的是自己的故乡。这句话既是对他们忠诚于国家的赞扬,也是对他们思念家乡情感的寄托。同时,也暗示了无论他们身处何方,都无法替代故乡的安宁与温暖。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滕王阁新建祠堂的描写,以及对两位忠臣忠诚精神的赞美,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忠诚、勇敢和故乡之爱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罗钦顺
朝代:明

(1465—1547) 明江西泰和人,字允升,号整庵。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迁南京国子监司业,以实行教士。忤刘瑾,革职为民。瑾诛复官,累迁吏部右侍郎。世宗即位,擢吏部尚书,以与张璁、桂萼同朝为耻,辞归。家居二十年,潜心性理之学。初笃信佛学,后舍弃。认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废一不可,卒谥文庄。有《困知记》、《整庵存稿》。
猜你喜欢

玉镜台

铸出江心满月悬,擎来宝玉琢蓝田。

鸾台接席清辉炯,蟾魄临窗灏彩圆。

莫道连环谐旧约,休从杵臼觅良缘。

婵娟绣阁新妆就,眉妩依稀对洛川。

(0)

樽铭

惟岁之元,朝会奉樽。金罍牺象,嘉礼具陈。

献酬交错,万国咸欢。

(0)

九日南还纪程·其二

曾上松湖看赤城,仙人道士远相迎。

一樽元酒十年醉,此日经过始解酲。

(0)

中秋·其一

天上平分一半秋,千岩万壑月华流。

蟾宫有客曾攀桂,牛渚何人学泛舟。

燕赏不须徒酩酊,高歌聊复寄交游。

嫦娥肯尽来宵兴,再遣寒光照九州。

(0)

武英殿喜雨

春殿微微动好风,密云将雨下长空。

鱼龙变化九天阔,草木敷荣大地同。

宫涧夜添三尺水,京华日长万花丛。

小臣剩有为霖志,一滴天瓢海宇丰。

(0)

西川四景·其四瞿塘天下险

惊湍触石石欲落,绝壁与天争一握。

峡东冲激转奔雷,白日蛟龙怒相角。

望中砥柱何崔嵬,曾见当年征战来。

禹凿汉江犹在眼,金舆铁镇成寒灰。

行人记取秋风里,云是瞿塘滟滪堆。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