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
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
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
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对书写和学问的热爱,以及他对文学创作的深厚情感。"左思裁赋日,王充作论年"表明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大家左思、王充等人的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他们的文章如同太阳般照亮了世界。
"光随锦文发,形带石岩圆"则是对诗人自身的文学才能的一种描绘,他的文字如锦绣一般光彩夺目,而他的文章结构坚固犹如圆润的石岩。"积润循毫里,开池小学前"显示了诗人的学问渊博和对后学的关怀,他的知识积累如同细雨滋润万物,而他在教育事业上的贡献就像是开辟了一个供人学习的池塘。
最后两句"君苗徒见爇,谁咏士衡篇"则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怀念和对未来文人的期许。诗人感叹自己的文章如同孤独的小麦苗,而对于能否有人继承士衡(古代文学家)的文章风格,则显得有些茫然。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学问的渊博和对文化传承的深切关怀,是一首充满文采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