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
虽然失丑衰,将恐日疏薄。
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
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
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
虽然失丑衰,将恐日疏薄。
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
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自感(其二)》,诗人以自我感受为题,表达了对衰老的坦然接受与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首句“我不嫌髭白,白髭何自落”直接描述了诗人对自己的白须不再乌黑的自然现象并不介意,暗示了岁月无情流逝的现实。接着,“虽然失丑衰,将恐日疏薄”表达了对自己容貌衰老的自嘲,同时也流露出对人际关系可能因年龄增长而日渐疏远的担忧。
“有生无不老,岁事看秋箨”运用比喻,将人的生命比作秋天竹笋壳(箨)的脱落,寓意生命的自然规律和事物新陈代谢。最后两句“一身忧已大,毫发谁能度”,诗人感慨自身忧虑重重,即使是最微小的事物也无法再详细计量,体现了人生的沉重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个人的细微体验,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沧桑,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