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
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快投笔,莫题柱。
国脉微如缕。问长缨、何时入手,缚将戎主。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
试看取、当年韩五。
岂有谷城公付授,也不干、曾遇骊山母。
谈笑起,两河路。少时棋柝曾联句。
叹而今、登楼揽镜,事机频误。
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
君莫道、投鞭虚语。
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
快投笔,莫题柱。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的词人刘克庄所作,名为《贺新郎·其二十七》。从内容来看,诗中反映了作者对于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英雄豪杰的怀念。
“国脉微如缕”开篇即描绘出国家命脉脆弱的情形,如同细线一般。接下来的“问长缨、 何时入手,缚将戎主”表达了作者对于能够拯救边疆危局的英雄好汉何时出现的迫切期待。
“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这两句则流露出对那些可能因为法度所限而无法施展抱负的英雄的同情和期待。作者希望能够有宽松一些的环境,让这些英雄能够发挥作用。
“试看取、当年韩五”以下数句,提到了历史上著名的边塞之战,如韩信平城之战,以及谷城公(李广)付授的英勇事迹。这里的“岂有谷城公付授”实际上是在问,是不是还有像谷城公这样的英雄出现?而“也不干、曾遇骊山母”则是表达了对这些英雄故事的怀念。
“谈笑起,两河路”此处转折,作者开始回忆往昔与友人在棋盘上联句的欢乐时光。然而,“少时棋柝曾联句”之后紧接的是“叹而今、登楼揽镜”,这里的“叹而今”表达了作者对于当前战事频仍、英雄难求的无奈与忧虑。
最后,“闻说北风吹面急,边上冲梯屡舞。君莫道、投鞭虚语。”这几句则是对当前战局的描述,以及对那些空谈无益之人的批评。而“自古一贤能制难,有金汤、便可无张许”则是在强调,只要有一位英明之才,便能够解决困难,无需多言。
整首词中,刘克庄通过怀旧和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他对于边疆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于英雄豪杰的渴望。
昔年梦踏西湖月,湖边万树胭脂雪。
谁是东风第一流,格韵繁华更高洁。
飞琼玉面醉霞浆,姑射罗裙淬新血。
冷落浦仙招不来,白鹤无声翠禽咽。
朅来骑马踏京尘,恰遇曲江红杏春。
天上玉音传赐宴,绿袍乌帽探花人。
醉中彷佛西湖梦,笑倩王郎为写真。
王郎健笔间造化,领将红紫一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