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梅赠萧文明进士》
《红梅赠萧文明进士》全文
明 / 张弼   形式: 古风

昔年梦踏西湖月,湖边万树胭脂雪。

谁是东风第一流,格韵繁华更高洁。

飞琼玉面醉霞浆,姑射罗裙淬新血。

冷落浦仙招不来,白鹤无声翠禽咽。

朅来骑马踏京尘,恰遇曲江红杏春。

天上玉音传赐宴,绿袍乌帽探花人。

醉中彷佛西湖梦,笑倩王郎为写真。

王郎健笔间造化,领将红紫一番新。

(0)
鉴赏

此诗《红梅赠萧文明进士》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红梅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格。

首句“昔年梦踏西湖月”,以梦境开始,引出对西湖美景的回忆,为下文的红梅描写铺垫。接着,“湖边万树胭脂雪”一句,运用比喻,将湖边的梅花比作胭脂般的白雪,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的娇艳与纯洁。

“谁是东风第一流,格韵繁华更高洁”两句,进一步赞美梅花不仅外在美丽,更具有高雅的气质和品格,如同春风中的第一枝花,引领着百花的开放。

“飞琼玉面醉霞浆,姑射罗裙淬新血”则通过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梅花以生命,描述其如同仙女般美丽,其花瓣在霞光中仿佛浸染了新的血液,更加生动鲜活。

“冷落浦仙招不来,白鹤无声翠禽咽”两句,通过环境的渲染,营造了一种清冷而幽静的氛围,暗示梅花虽美却少有人欣赏,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孤独高洁品质的赞赏。

“朅来骑马踏京尘,恰遇曲江红杏春”两句,诗人从西湖的美景转至京城的繁华,但即便是在喧嚣的都市中,也能发现如红杏般生机勃勃的美好事物,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乐观态度。

“天上玉音传赐宴,绿袍乌帽探花人”描绘了宫廷宴会上的盛况,以及官员们探花的场景,与前文的红梅形成对比,突出了红梅在诗人心中的独特地位。

最后,“醉中彷佛西湖梦,笑倩王郎为写真。王郎健笔间造化,领将红紫一番新”四句,诗人借酒抒怀,表达了对红梅的喜爱与赞美,同时也寄希望于才华横溢的王郎能以妙笔记录下这番美景,让红梅之美得以流传后世。

整首诗通过对红梅的描绘,不仅展现了梅花的自然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珍惜。

作者介绍
张弼

张弼
朝代:明   字:汝弼   号:东海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生辰:1425—1487

(1425—1487)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猜你喜欢

别李郎中

花落梧桐凤别凰,想登秦岭更凄凉。

安仁纵有诗将赋,一半音词杂悼亡。

(0)

诗三百三首·其三○三

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

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

不恨会人稀,只为知音寡。

若遣趁宫商,余病莫能罢。

忽遇明眼人,即自流天下。

(0)

右省仆射后湖亭闲宴铉以宿直先归赋诗留献

湖上一阳生,虚亭启高宴。

枫林烟际出,白鸟波心见。

主人忘贵达,座客容疵贱。

独惭残照催,归宿明光殿。

(0)

春夜月

幽人春望本多情,况是花繁月正明。

竟夕无言亦无寐,绕阶芳草影随行。

(0)

题黄居寀秋山图

天与黄筌艺奇绝,笔精回感重瞳悦。

运思潜通造化工,挥毫定得神仙诀。

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

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目想心存妙尤极,研巧覈能状不得。

珍禽异兽皆自驯,奇花怪木非因植。

崎岖石磴绝游踪,薄雾冥冥藏半峰。

娑萝掩映迷仙洞,薜荔累垂缴古松。

月槛参差锦绣跃,星坛斑驳翠苔封。

傍岸牛羸行嚼草,过桥僧老坐嗜筇。

屈原江上婵娟竹,陶潜篱下芳菲菊。

良宵祗恐鹧鸪啼,晴波但见鸳鸯浴。

暮烟羃羃锁村坞,一叶扁舟横野渡。

飒飒白蘋欲起风,黯黯红蕉犹带雨。

曲沼芙蓉香馥郁,长汀芦荻花?蓛。

雁过孤峰帖远青,鹿傍小溪饮残绿。

秋山秀兮秋江静,江光山色相辉映。

雪迸飞泉溅钓矶,云分落叶拥樵径。

张璪松石徒称奇,边鸾花鸟何足窥。

白旻鹰逞凌风势,薛稷鹤誇警露姿。

方原画山空巉岩,峭壁枯槎人见嫌。

孙位画水多汹涌,惊湍怒涛人见恐。

若教对此定妍媸,必定伏膺怀愧悚。

再三展向冕旒侧,便是移山回涧力。

大李小李灭声华,献之恺之无颜色。

髣髴垂纶渭水滨,吾皇睹之思良臣。

依稀荷锸傅岩野,吾皇睹之求贤者。

从兹仄展复悬旌,宵衣旰食安天下。

才当老人星应候,愿与南山俱献寿。

微臣稽首贡长歌,丹青景化同天和。

(0)

春霁

煎茶水里花千片,候客亭中酒一樽。

独对春光还寂寞,罗浮道士忽敲门。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