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江南》
《望江南》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词  词牌: 忆江南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0)
注释
春服:春天所穿的衣服。
指夹衣。
成,穿得住。
蕉叶,蕉叶状如杯,借指酒杯。
舞雩:鲁国祭天求雨的土坛,在今山东曲阜。
此处借指春游的亭台。
纻罗:指麻织和丝织的服装。
酣咏:畅快地饮酒吟诗。
升平:太平。
百舌:鸟名。
到晚春桃李花谢时,便不啼鸣。
柘林:灌木林。
鹁鸪:鸟名。
天将雨,其鸣甚急,故俗称水鹁鸪。
芜菁:蔬菜名。
又名蔓菁,俗称大头菜。
翻译
春已归去,春衣几时制成?小溪弯弯水缓浪低平,盏盏蕉叶杯儿水面稳稳行。舞雩坛上风轻轻,轻轻拂动轻柔纻罗衣襟;让我们尽情高歌欢舞,歌唱天下升平。
小雨才飘过,何处农家不催耕?喧春的百舌鸟儿已无语,绚丽的桃李也已开过芬芳尽。那催春的布谷鸟啊,也早已飞进深深茂密的桑林。春天啊一片春色,已嘱托根硕叶肥的芜菁。
鉴赏

这首诗名为《春日即事》,作者并非苏轼,而是宋代无名氏。诗中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春装尚未完成的场景。"曲水浪低蕉叶稳"形象地展现了水面平静,蕉叶随波微微摇曳的画面;"舞雩风软纻罗轻"则写出了春风和煦,轻盈的纻罗衣裳在其中飘动,人们在舞雩台上享受着太平盛世的欢乐。

下片转向田野,"微雨过,何处不催耕"描绘了春雨过后,农民抓紧农时忙碌耕作的情景。"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通过百舌鸟的沉默和鹁鸪鸟的鸣叫,寓言了春光已逝,只有柘树林深处还残留着春的气息。最后以"春色属芜菁"收尾,意味着春天的色彩已经属于生长茂盛的芜菁,寓意生机盎然的春意转为夏季的繁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景象,既有对春光的留恋,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事的关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间烟火的深深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饯罗史君二首·其一

圣朝选表作公卿,如此才猷合要津。

上亦知公能体国,心乎济物不谋身。

梅花岭下忽千里,荷橐班中添一人。

民愿借留留不得,多应留与十分春。

(0)

月香亭主人送似牡丹座客作芍药品题·其二

玉容当配水仙王,压尽群花不敢香。

昼困未苏酣宿雨,也疑汤饼试何郎。

(0)

闻鸦有感

鹊群饶舌本何功,鸦阵狂言却似忠。

闻鹊忻然鸦辄唾,甘谀易售古来同。

(0)

杂兴·其五

岂不谋数椽,吾力苦未足。

破屋傥支撑,尚堪灯火读。

(0)

怀吴中

消息传来竟不真,杨花落后更无春。

谁知十载游吴梦,却作桑乾渡水人。

(0)

送僧归淮西二首·其二

满目乡心怕著秋,东州见了又西州。

明年莫看中秋月,曾是当时照别愁。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王阮 释月涧 李道纯 邹祗谟 王灼 周弼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